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文旅

新媒体时代运河古镇文化活化策略 ——以淮安市河下古镇为例

运河古镇是运河沿线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和展开各类社会活动的典型空间场所,是最能体现运河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数字媒体为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递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现从运河文化与文化基因的关系着手,分析新媒体的特征及对文化传承的机制。以河下古镇为例,通过新...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民间习俗传播与集体记忆研究——以关中社火为例

集体记忆的建构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文化的发展。以关中社火为载体,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民间社火传播的方式,即以身体在场的传播为主。新媒体影像技术使得民间习俗更加生动鲜活,但制作内容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传统习俗。在风险社会中,传播集体...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黎族传统人形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黎族织锦(以下简称黎锦)是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现以黎族织锦传统人形纹样图案为例,对其色彩、结构以及表现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进一步提取可用元素,将提取的黎锦纹样与文创产品进行有效结合,拓宽黎锦纹样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增强文化产品的地域属性。引言黎锦是中国最...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九曲黄河阵蕴含的本原文化探讨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以其广博、精妙、细腻著称于世。九曲黄河阵则是黄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艺术、优秀思想,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现首先分析九曲黄河阵的本原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究“转九曲”的演变过程与传承策略,以供参考。任何一项拥有千年...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文旅融合背景下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文化价值的最直接体现。现通过深入发掘齐鲁地区丰富的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软实力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路径,促进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苏北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开发与设计

对于特定地区的旅游产业来说,文化永远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同样,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与当地旅游产业有着密切联系。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苏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文化记忆下的井冈山民俗文化翻译

  井冈山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以土、客籍文化为主的井冈山民俗深刻的文化记忆。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因素至关重要。现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如何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来处理诸如特殊文化词汇、四字词、平行句、谚语等文化因素,以期更全面地传播井冈山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去”。...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3日

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明溪县夏阳乡为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五大振兴”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和总体要求的提出,为各地乡村振兴规划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应以特定地区的产业为基础,制定出因地制宜的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内蒙古后套灌区传统聚落生态自适应研究

在我国乡村建设中,因部分地区村落盲目发展改造,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富有特色的景观文脉断裂等现状。基于生态适应机制理论,通过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实地调研的方法,探索后套灌区传统聚落在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气候、河流走势等自然环境条件,及其聚落原有道路交通体系、空间布局及干...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文化自信视域下龙州传统村落振兴与保护研究

 文化是保护和振兴传统村落的精神动力和内在价值。现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研究龙州地区村落保护的情况及在村落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索出保护和振兴村落的合理路径,助推龙州高质量发展。这既符合时代契机,也为保护与振兴传统村落提供了借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乡村治理视角下新乡贤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兴则国家兴。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结合盐城市阜宁县孔荡村的实...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文化自信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一项重要话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明确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面临断代、失...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鄂西南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措施

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国内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鄂西南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为了改善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制约因素影响的现状,现通过实地考察和对相似案例的分析,结合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提出对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的提升措施,以期...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新时代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汇聚,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分析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探析当前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汇聚,也是人类文明...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积极性研究

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再生资源。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日益完善,但是公众对保护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根据国家制定的《关于加强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加强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遵循文...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基于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民宿精品化发展探讨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文旅融合不断推进,乡村旅游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快节奏的生活使很多人愿意通过乡村旅游寻求“慢生活”;另一方面,乡村简单、质朴,因此成为人们舒缓心情、释放压力的新去处。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在...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构建

文旅融合不仅是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动为核心,整合乡村资源,为乡村传统或特色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文旅融合让乡村振兴成为现实,一定要以文化为导向,挖掘地...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基于数字人文研究下的甘肃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研究

聚焦甘肃红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梳理当前数字人文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开发成果,分析甘肃红色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开发面对的技术、主体、内容、形式问题,得出适合甘肃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人文开发的策略。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数字人文与文化遗产的结合已是必然趋势,应当深入挖掘甘肃红...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艺术产业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以安徽区域为例

作为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抓手,地方文化艺术产业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乡土艺术;建立产业项目,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完善乡村人才机制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助力乡村特色地方文化发展,以有效促进当地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2018年3月8日,...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探析线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以茶马古道为例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线性文化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推动线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随着数字化发展而兴起的新课题。茶马古道因茶马交易而形成,其沿线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尤其是茶马古道青海段,与唐蕃古道重合,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桥梁——茶马古道石硕在《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2年12月27日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
2/16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