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文旅

数智时代河南省智慧文旅发展研究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而依托数字技术、智慧产品、大数据、物联网等形成的新型“智慧+文旅”模式显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因此,智慧文旅成为新形势下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实施智慧化策略,...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20日

原真性视角下广州乞巧民俗文化传承的再思考——以珠村为例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现以“中国乞巧第一村”广州天河区珠村为例,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口述访谈等方法,剖析珠村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状态。珠村乞巧文化的原真性在于其代表了当地原住民的乡土文化,研究基于原真性原则提出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策略,以期为广州传...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10日

数字社区赋能伊犁河谷地区文旅融合发展

随着ICT技术的发展,数据和信息无处不在,复杂的网络世界承载着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包括出行、购物、社交、娱乐、医疗、教育等信息要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全面线上化、数字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愿意运用数字化的方式提...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10日

东莞莞香非遗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复兴莞香非遗产业的历史必然性一是莞香是东莞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莞香树的种植历史和香结历史悠久,莞香是东莞古代最著名的物产,有“莞诸物俱不异他邑,惟香奇特”的记载[2]。因“昔之香生于天者已尽,幸以东莞以人力补之”而一度成为皇家贡品。明嘉庆年间,始有民间交易,莞香销售远...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9日

整体提取技术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河南省是文物大省,2022年新发现的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主墓M2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等各类文物共计200余件,为学术界研究中商文化提供了基础。在考古发掘现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第一要务,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或埋藏环境比较恶劣,文物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碎片会零散...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9日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无锡义庄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慈善等三次分配作用”,“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并作出具体部署。义庄作为封...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8日

新时期旅游演艺中文化消费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演艺与文化消费概述文化消费的基本简述从广义上讲,文化消费是指消费主体在文学、艺术、教育、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比如在影视节目、书籍上的消费,也包括为了文化产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等;此外,还...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8日

数字媒体时代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文化自信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数字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变得更加简单,相关单位利用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开发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在满足大众审美需...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3日

关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梳理与再思考

文献的梳理与回顾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中查询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论文和资料,发现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秦会朵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题中之义,乡村的全面振兴也需要文化产业的赋能。”[2]文化产...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3日

海南渔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心理认同感培养——海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具体的海洋实践密切相关,是我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瑰宝。推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升海南渔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心理认同感,能够有效团结各民族人民,有利于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心理认同感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2日

潮绣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思考

潮绣的人文背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不同的社会环境、地理条件、地域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地域特色。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史上的潮州不像今天这样环境优美、交通发达、适宜居住。过去,潮州环境恶劣,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高山较多,海上交通不便。战乱年代,背靠山...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2日

长城艺术的保护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价值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线性文化遗产。它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历代长城遗迹总长21196.18千米。中国历代所修建的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1日

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刘三姐非遗民歌英译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近几年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活动逐渐成为学术焦点话题。在民族文化的输出方面,翻译是民族文化外宣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不但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多种形式和特征,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哲学、风俗、艺术、建筑等...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3月1日

跨文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译介探究——以伊玛堪说唱为例

我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方针的提出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走出了国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契机。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2006年,...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2月28日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区别于普通产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的意义在于传播相关文化信息,让文化得到有效弘扬。而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均属于文化创意产品传播的文化内容。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陆续加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以期为地区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持。设计人员将相关文化信息采用各种形...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2月28日

新媒体时代故宫文创的传播及优化路径

文化创意产品指的是创造性地将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让文化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新手段为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带来了新契机,从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蓬勃发展。现以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分析目...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2月23日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保护浅析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并系统地提出非遗保护理念并将其写入法律条文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于1998年11月审议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2月23日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运用的优势 ——以扬州大运河为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于2021年6月16日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这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之一。大运河博物馆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大运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动脉,也是中华民族重要...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2月23日

数字影像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及利用既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要求,更是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类新媒体、社交网络平台相...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2月23日

符号消费视域下辽宁历史文化文创IP符号建构研究

近年来,IP(Intelligence Property)逐渐成为热词,并且从最初的文学、影视、动画等产业逐渐延伸至传统文化文创行业。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例,这是一座巨大的IP宝库,它代表着辽宁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自2016年起,我国政府颁布了各项政策,为促进历史文化IP的产生和加快历史文化IP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2月23日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
2/16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