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文旅

文旅融合视角下地方文献的服务方式研究

  随着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方文献的研究也从过去单一的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拓展到对地方文化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研究。这就需要地方文献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探索新方式、新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文旅融合背景下,各地图书馆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地方文...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30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传承路径

   作为记录民族文化演变趋势的“活化石”,非遗的价值有目共睹。保护、传承非遗,可以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帮助群众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现以非遗保护相关工作为落脚点,首先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其次说明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具体涉及法律、传承人和资金等层面,最后以现存问题为...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30日

挖掘黄河三角洲特色艺术及其时代价值 ——以东营市吕剧为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29日

文化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留住记忆,记住乡愁”的城镇发展原则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后持续进行并全面推广。传统村落凝聚着地域的人文精神和生活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珍贵的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矛盾,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现通...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29日

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在旅游文创产品中合理应用民族文化元素,能丰富旅游文创产品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无形中增加其文化附加值,增强旅游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以民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中心,概述民族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内涵,分析精炼民族文化精神、提取民...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26日

香云纱非遗文化外宣英译现状研究

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岭南地区的文化名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能否活化香云纱非遗文化,并将其推向青年一代,推向世界,均取决于香云纱非遗文化外宣英译和对外传播。鉴于5W传播理论中传播过程涉及谁(Who)、说的内容(Says What)、向谁说(T...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26日

中国园林意境可造园 ——浅论“中国园林,虽无林木亦可成园”

中国园林是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典范,一座园林的意境可以用于衡量其价值。一座园林是否能被称作“园”与其是否有意境有重要关系。而意境恰恰源于园林中各个元素的空间组合。正是园林中变化多样的空间,营造出了园林丰富且趣味横生的意境。现通过分析文人画的构图方式、绘画视角与文人画意和中国园林...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26日

文旅融合视野下庆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思考分析

摘要: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是相关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21日

抚州市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抚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当地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资源。文创产品能直观地呈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底蕴,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产生文化影响力,形成独特鲜明的文化形象,丰富抚州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为抚州城市品牌形象的提升贡献力量。 文创产品概述日韩及欧...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21日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园林的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首先从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种类与配置着手,总结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种类与配置的主要特点;其次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进行分析,探究园林植物种类选择更加丰富,植物配置更加注重生态性以及多样性的发...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20日

旅游演艺文化感知对三江侗族民族文化传播意向的影响

摘要:在新时代,如何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赋予其实际意义成为新的课题。旅游演艺是少数民族地区极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结合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基于游客对旅游演艺活动的感知视角,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演艺活动为例,利...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20日

传统非遗苏绣的当代传播与表达

摘要: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苏州,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是对苏绣技艺的绝妙形容。苏绣之美令人惊叹,但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化多样性带来了危机,使得这项非遗的传播面临巨大挑战。要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就...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19日

大运河文化的死档案转化为活资源 ——以京杭大运河常州段为例

摘要:大运河常州段西至武进与丹阳交界的荷园里,东至武进和无锡交界的直湖港,全长45.8千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开凿于春秋时期。大运河文化遗产类型多样,运河历史档案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运河文化档案被...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4月19日

智能技术支持下琼剧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实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8月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同时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加强非遗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动非...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8日

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像化传承及其价值

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较多问题,如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不高,没有为其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也没有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社会大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脱节现象等。为了积极有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政府相...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7日

贾湖遗址动态保护浅析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他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遗址类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载体,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贾湖文化及遗址保护现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大约在公元前7800—前5800年或...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3日

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传承的保护研究 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工作中,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努力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发展。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本身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当地政府要适当加大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投资力度,科学有效协调各个区域共同...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2日

古建筑迁地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周园项目调研与反思

       国内古建筑异地迁建情况在我国,保护文物古建的宗旨向来是“原址修复”“修旧如旧”,许多专家学者亦旗帜鲜明地反对古建筑“搬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给外国人...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2日

心流体验主导的遗产旅游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通知专栏3中第五点指出,实施30—40个“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面向大遗址、博物馆等推出智能化挖掘和展示解决方案。当下,遗产旅游服务平台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很难从中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而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的心...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1日

关于云南省级非遗杨柳彝族民歌的保护传承研究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杨柳白族彝族乡(以下简称杨柳乡)位于保山市市区西北部山区,坐落在怒江东岸的怒山山脉中,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共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白族、彝族为主。杨柳彝族民歌是杨柳乡彝族人民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是杨柳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
来源:转载   |   时间:2023年4月11日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
2/16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