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文旅

新时代有效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之路

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漫长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博物馆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富有趣味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现结合博物馆...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数字经济助力保护文物活态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文物领域的新产业模式、新传播形态、新消费体验不断涌现。用数字经济盘活文物资源,促使文物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具象化落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文物活态保护的“重头戏”。现立足于数字经济背景,对数字经济和活态保护进行概念解析,总结和分析数字经济下文...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唐山地域文化与红色文创产品融合发展

唐山地域文化与红色文创产品融合发展
唐山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唐山不仅有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是冀东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这里还拥有开滦工人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和“公而忘私、患难与共...
来源:原创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从纪录片《戏梦关东》 窥探非遗文化传播的困惑与突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力度、抢救性保护力度等,同时在影视艺术方面也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兼具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纪录片在以艺术语言真实再现非遗文化的同时,也阐明了非遗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现以纪录片《戏梦关东》为...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武汉博物馆数字化产品的消费主体偏好

武汉博物馆数字化产品消费主体偏好受其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的影响,消费者购买文化商品的过程也就是具体化状态的文化资本向客观化状态的文化资本转移的过程。附着在产品中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或者与已有的具体化文化资本相契合。武汉博物馆数字化产品消费主体概况观众山东临沂...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景观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科学规划和实施乡村景观设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对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甘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

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是甘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首先就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进行概述,其次结合保护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文化政策建设、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性保护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甘肃黄河流域...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9月11日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不仅是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路径。有关部门在开展文旅融合相关工作时应对当地的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及相关战略布局进行充分考虑,保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社会的不断发展给乡村旅游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竞...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巧用民族文化助广西文创产业展新颜

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创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的经济支柱之一。如何将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通过对广西民族文化和文创产业进行分析,提出民族文化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思路,包括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探索文创产业发展路径、强化政策引导和人才培养等,以期为广...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博物馆文创实践中的“他山之石”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创产品也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博物馆作为收藏文物、延续文明的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IP转化、文创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整体水平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此领域,欧美国家起步早,有着较为丰富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创新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和重要的文化资源,公共图书馆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价值和社会服务功能,其探索文旅融合服务新模式迫在眉睫。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在文旅融合中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从卡拉鸟笼观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困境和破局之法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大众对非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上掀起了一波非遗热。卡拉鸟笼作为贵州少数民族非遗的代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前,卡拉鸟笼在传播推广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临夏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有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且,保护、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让海内外人民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临夏州当地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晋韵

巍巍太行之西,九曲黄河岸边,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灿烂的文明。毫不夸张地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关圣故里”“晋商家园”……这些文化品牌向世人讲述着三晋大地曾经的辉煌。华夏之根如果将中国历史和文明看作一棵大树,那山西就是这棵大树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4日

让非遗在融媒体时代焕发新光彩

融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如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在各类媒体平台深度融合的今天,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是革新传播理念,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二是创新传播内容,增强民众对非遗的传承意识;三是创新传播媒介,丰富非遗传播渠道。非物质文化...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8月14日

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 寻文化志愿者服务创新之路

文化志愿服务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出发,明确文化志愿者服务的意义以及工作思路,并以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参与观察法,对文化志愿服务面临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7月25日

数字化技术转移为文化创新赋能

研究技术转移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转移对文化创新的影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数字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可以为数字化文化产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加丰富的资源,推动数字化文化...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7月25日

文旅融合描绘雷州石狗文化及旅游开发新画卷

雷州地区是土著文化、楚越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的交汇地。石狗文化诞生于湛江雷州,是物质和精神相融合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人文色彩。雷州石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现结合雷州石狗文化的内涵,追溯石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在文旅融合背景...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7月25日

文旅融合添异彩让文物“活起来”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文化史的古国,中国现存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可观,这些文物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文旅融合的持续推进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有关部门要对文物保护的路径加以重视。基于此,现对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7月25日

公共图书馆闯文旅融合新路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贯彻和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政策的重要平台之一。自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国内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文旅融合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如“图书馆+民宿”“图书馆+景区”等,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文旅融合...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7月25日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
2/16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