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考古文物

探秘秦始皇的“地下王国”

探秘秦始皇的“地下王国”
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50年前,沉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地下军团——兵马俑,一经发现就震惊了世界。栩栩如生的陶俑、气势磅礴的军阵,无不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宏阔、灿烂历史的悠长。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在举办“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展览通过230件(...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9月19日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考古新发现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丙寅年造”红绿彩碗。 透过载人潜水器舷窗看见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以上图片均为黄泽鹏提供 2024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考古进行了第三阶段深海考古调查。在5月进行的本阶段第十六次深潜中,最激动人心的发现是“丙寅年造”红绿彩碗。该碗内以红绿彩绘仙人醉酒图,...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9月19日

曾楚重器亮相国博!虽有世界最早的铜冰箱,但C位不是它

曾楚重器亮相国博!虽有世界最早的铜冰箱,但C位不是它
世界上最早的铜冰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惊艳世界;铸造工艺至今难以还原的建鼓铜座,即将在新技术加持下,实现首次无死角扫描;昂首伫立的鹿角立鹤,吻部右侧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9月14日,“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00余件重器揭...
来源:北京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16日

呵护文化瑰宝 探寻文明历史

呵护文化瑰宝 探寻文明历史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多彩世界,这是一处启迪后世的玄妙空间,这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文化坐标。 沉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帝陵的“地下军团”——兵马俑,一经发现即震惊世界,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半个世纪间,在几代考古工作者持之以恒地探寻与追问下,兵马俑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取得了丰...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10日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开幕 诸多精品文物首次亮相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开幕 诸多精品文物首次亮相
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9月8日,“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通过230件(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秦始皇陵的面貌、内涵和价值。 9月8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众在观看“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rdq...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8日

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

“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日前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据国家文物局介绍,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 石窟寺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之一。公元3世纪石窟艺术传入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断传承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国家文物...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9月3日

为古籍“疗伤” 助文脉赓续

为古籍“疗伤” 助文脉赓续
凝神,一贴一补,轻轻压平。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副组长宋晶正在修复的《通志》,是馆藏现存最早版本的元大德三山郡庠刻本,她在做的步骤是修补古籍上的破洞。 日前在北京启动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除了这部《通志》,还将修复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以及舆图、金石拓本等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时间:2024年8月27日

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初步形成

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初步形成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年,再次引起世界关注。在此前摸清“家底”总量超2.6万件的基础上,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已初步形成。 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宛若架设一条时光隧道,通往2000多年前的西汉。50年后,一系列研究成果接连发布,揭开许多未解之谜。 目前,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已完成948件马...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8月23日

黄埔甘草岭遗址发掘获重要进展

16日,“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二期发掘又获重要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甘草岭遗址两次考古发掘共揭露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304座,是目前广东地区揭露墓葬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在现场介绍,甘草岭遗址的遗迹现象复杂,包含物丰富,出土遗物众多。甘...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年8月17日

摸清“家底”!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完成清库 主要门类共计26937件文物

经过数十载努力,马王堆汉墓一号、二号、三号墓出土的所有文物完成了系统性清库。经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夫人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经整理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漆木器经整理共计1017件,其中869件保存完整; 出土纺织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时间:2024年8月15日

长城堡门的新生

在山西1400余公里的长城沿线,矗立着一座座军堡。数百年前,戍边将士在此“安营扎寨”,如今这里是极具特色的民居村落。近年来,山西开展“长城堡门守护行动”,为长城人家带来新活力。 忻州市繁峙县内的茨沟营堡修筑于明万历三年,为内长城重要城堡之一,现仅剩东门。东门由三部分构成,底部为城台,...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8月15日

北京:考古新发现丰富中轴图卷

北京:考古新发现丰富中轴图卷
图为正阳桥考古现场。本报记者武亦彬摄 北京中轴线南段,正阳门箭楼至前门五牌楼之间,人流如织。穿行其间,稍不留神可能会错过一座“玻璃房”——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步入方舱,仿佛开启了时光胶囊,桥体、镇水兽、雁翅泊岸等重见天日,沉睡地下的古桥揭开神秘面纱。 近年来,北京市有序推进中轴线...
来源:北京日报   |   时间:2024年8月3日

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解读三星堆新的考古实证

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解读三星堆新的考古实证
  3000多年前工匠在玉石上开出的精美凹槽、码得整整齐齐的石斧坑、填有大量玛瑙籽料的磉墩…… 记者23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三星堆公布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大量出土珍贵文物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还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新发现填补三星堆考古空白 &ld...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7月24日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龟兹往事越千年

“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这句出自《后汉书·班梁列传》的记载,从侧面印证了当时龟兹(今库车市)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它地处东西方和南北疆的“十字路口”,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邦,从汉代起始终与历代中央政权保持紧密联系。 近日,新疆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年7月23日

楚文化和楚系青铜器

图①: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八簋。 图②:安徽博物院藏铸客大鼎。 图③: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的方座形器。 以上图片均为张昌平提供 目前所发现的楚国青铜器及其墓葬,可大体勾勒出楚国历史的发展。在秦统一中国之前,楚国已经在长江流域形成了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安徽淮南寿县武王墩一号墓...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7月20日

“考古中国”溯源中华文明

图①、图②: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陶器。 图③: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出土的雕花象牙柄。 图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出土的瓷器 安徽武王墩墓出土的漆耳杯。 以上图片均为国家文物局提供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诸多可喜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6月8日是今年的&ldqu...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6月13日

国家文物局: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

为全面提升我国考古机构综合实力,促进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这份文件提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着力提高考古机构学术科研、国际合作、管理创新和队伍建设水平,推动一批高水平考古机构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工作分两阶段实施:到2...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5月28日

出土简牍:《论语》两千年前已在西南边疆传播

云南河泊所遗址近年出土简牍中,一片写着“●季氏旅于”,一片写着“能救与对曰不”。这与《论语·八佾》的内容(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相吻合。专家认为,这两片简牍虽然信息量不多,但意义重大,表明2000多年前汉代建立益州郡后,《论语》已在西南边疆传播。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时间:2024年5月21日

数字技术重现“东方睡美人”真容

1972年,长沙发掘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墓主“辛追夫人”遗体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湿尸,备受关注。但她的“高清”真容一直未被世人所见。 5月17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了“辛追夫人”的年龄约35岁全身坐姿版、50岁左右头部形象等两张3D数字人形象。数字人“辛追夫人”...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21日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多个成语与他有关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多个成语与他有关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墓内最大的青铜鼎虽掩埋两千多年,仍保留着最初的吉金色。它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周时期口径、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时间:2024年5月19日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
2/16 全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陕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