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春节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习俗活动,也积淀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典型例证和有力见证。
作为传统新年,春节很早就已经向海外传播,如今已经进入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约20个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并于2023年成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成为春节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高度重视人类非遗代表作之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设立了7个“优先行动领域”。春节从多方面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与其中6个“优先行动领域”紧密相连。
当春节更明确地与这些领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种探求中国年多元价值的思想自觉,相信这种思考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于春节的认识,并且有助于春节更好地走向世界。
除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我们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认识春节的价值。
从生活价值看。春节是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春节长期积淀下来的丰富的习俗活动,为人们愉快地度过一段日子提供了契机和内容。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说:“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春节里有新衣穿,有美食吃,有各种有趣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看各种各样的社火表演,人的各种感官、生活欲望在春节期间得到极大的满足。不仅如此,人们还探亲访友、互相拜年,在其中获得精神的富足和强烈的归属感。总之,春节满满的烟火气、浓浓的人情味,让人格外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幸福。这是春节的生活价值,也是春节的文化魅力。春节走向世界,能让更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更美好。2020年笔者跟随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参加在爱沙尼亚塔林和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欢乐春节”活动,亲眼看到了我们的春节如何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从科学价值看。春节的历法基础是传统历法——农历,农历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作为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两个周期的历法,旨在协调阴阳,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从而既能够方便地指示时间,又能够方便地指导农业生产。历月长度以朔望月为基础,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基础,使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但朔望月、回归年的周期都需要测定,且周期不是整数,要协调阴阳就变得十分困难,需要长期的观测与精密的推算。我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一直使用阴阳合历。在中国古代关于时间体系最早的重要文献之一《尚书·尧典》中,记载当时已经测量出回归年的长度为“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并采用了“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阴阳合历。阴阳合历是中国人对于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申遗成功,已足令世界赞叹,而阴阳合历中蕴含的科学价值与天文历法知识体系远比二十四节气更为复杂。春节作为正月初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元之日”,决定着阴阳合历中年的开端、月的开端、日的开端,是阴阳合历的关键,其科学价值具有人类意义,显示出高超智慧和文化创造力。
从文化价值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遗分为五大类,即: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春节最符合的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这一类别,但其他四大类,都可以在春节中找到。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级非遗中与春节、元宵有关的各类非遗项目有400多项。这正是春节文化价值的表现之一。春节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随着春节走向世界,也出现许多在地化的过法,同样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不仅如此,春节还具有辞旧迎新、祈祥纳福、阖家团圆、迎贺新春等文化内涵,承载着个人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价值,这种价值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并且不断为更多人所享用的春节也提供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典型案例。
从社会价值看。过年必然伴随着密切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个体与个体、家庭与家庭、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密切互动与交流。在举行盛大春节活动的地方,往往是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共同在场,因而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契机和平台。由于春节的氛围是欢乐祥和,在这种氛围里进行的人际交往总是一种有助于秩序、团结的良性互动。春节申遗材料指出其社会功能:“春节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促进家庭和睦与社区团结的作用,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为中国人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当春节在更大的人群共享时,这种社会功能也必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从经济价值看。春节产生精神力量,产生社会认同,也会消费各种各样的物品。从食品到饰品,从祭品到礼品到各种休闲娱乐用品,各种节物的消费、生产、流通以及服务都成为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旅游的兴起,更提升了春节的经济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联系不断的当下,这种经济价值同样具有人类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是中华文明这棵大树上绽放的鲜艳花朵。今天,这朵花已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共享,我们也希望更多人欣赏它的美丽、感受它的芬芳。春节必然在更多人的欣赏和感受中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张勃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