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曲苑杂坛 > 正文

印记与烙印: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创产品再设计

2023-10-24 00:00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作者:吴介 王宇璇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对山西窑洞营造技艺叙事性情境进行文创系列设计,追溯窑洞营造技艺的印迹并打上文化记忆在地化的烙印,实现传统营造技艺价值资源再生产。现从视觉修辞劝服权利、地方审美经验、亲在性与主体性、能动性四个维度构建窑洞文化记忆的情境要素,有效再现了窑洞的传统营造过程,加深了用户对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认同感、归属感,追溯了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窑洞营造技艺在传承发展与价值再生中的现代视觉表达、文化记忆、传承实践的密码,为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及可持续发展蓄力。

随着山西地区传统村落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地人民陆续盖起砖瓦房,搬出了窑洞,大多窑洞院落已荒芜或造地回填,仅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坚守在窑洞中。作为山西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窑洞已完成其历史、文化、社会使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随之而去的还有窑洞所承载的传统营造技艺。山西晋北窑洞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向“文化遗产价值再生产”转变的活态化保护与本体转向中,技艺传承构建的情境是以“反向”的形式对技艺本身进行质询与重构,深度挖掘蕴藏在乡土尚未被现代文明“侵染”的原真性。

文化记忆在地化的激活与召唤

文化记忆搭建了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将传统营造技艺凝结为回忆附属的媒介或象征物,使窑洞营造技艺得到历时性延续;过去所指向的传统营造技艺在外在文化符号的作用下形成了集体凝聚性结构,强化和巩固了大众的集体认同。

“文化记忆”与“窑匠传承”

传统窑洞营造技艺是以窑匠为“主体”“载体”和“活体”所建构的“身体遗产”记忆的迭代传承,经历由前一代窑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形成的“身体图式”向下一代窑匠的传承。“显性知识”是可以脱离窑匠身体而保存的记忆,如县志、地理志等文献中记载营造技艺的图式、文字、方法、原理等知识系统。“隐性知识”是扎根于窑匠身体而保存的记忆,如营造技艺的判断感知、经验、诀窍等实践系统。窑匠的知识系统与实践系统构建了特有的“身体图式”,同时也构建了“身体图式”的文化记忆。窑匠对窑洞营造技艺的流程、诀窍、经验、技艺、步骤、方法、原理等形成了固定化、程式化、成熟化的认知,经过代代窑匠不断沉淀、加工、规范形成技术体系和营造技艺,以特定情境言传身教形成嵌入性营造技艺知识系统和文化形态完成传承机制。

文化记忆与“在地化”

传统窑洞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及发展唤起的是一种“在地化”的文化记忆。然而,文化记忆绝非简单的复制、积累、传播的过程,而是不断重复经历“回忆—再现—遗忘”的演变过程。历来从事传统窑洞营造的窑匠都在不断重构自己与过去的关系,进行在地化尝试,并转换成符合地方特定要求的过程,共享营造技艺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在地化”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文化记忆在地化”的目的是通过叙述展示将传统营造技艺存在的“记忆”激活,重塑乡土情结,形成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记忆在地化是窑匠对传统窑洞营造技艺的文化记忆,“用户”与“窑匠”身份互换并以具身感知、情境化的方式内嵌于地方性知识记忆,重新打造营造技艺在地化的沉浸式体验,实现用户的二次体验升级。

文化记忆与“再媒介”

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通过作品叙述、形象展示、视觉传达、文创设计等进行新旧媒介互动、再创造,唤醒“热回忆”和激活“隐性内核”构建情境再现的过程。“再媒介”能够“缓引”窑洞过去的情境,将碎片化、无情分裂的事物重新连接与构建,召回被遗失的传统技艺。选择符合特定情境的“媒介”,酝酿和催生虚拟营造技艺的感知力,从而产生蕴含多重想象的感性复合体,使“再媒介”转化为“文化资本”,诉诸用户的情感结构,赋能营造技艺的特性,形成独特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要在废墟与历史的营造技艺、结构、情境、方式上徘徊,“再媒介”承认历史的不可返回和窑匠的局限性,尊重记忆的碎片性和多层次性,在经验编制中实现守正创新。“再媒介”作为窑匠“身体”和营造技艺知识系统的物质载体与“容器”,目的是实现第一阶段用户对窑洞旅游印象向第二阶段使用印象的二次体验升级。窑洞营造技艺能否实现清晰、准确地表述与转移,取决于“再媒介”化的文创玩具、Logo、包装、衍生产品设计所构建的文化记忆情境,见图1。

图片1.png

图1 文化记忆在地化激活路径(作者自制)

文化记忆在地化情境要素的构建与重塑

肯定窑匠的身体价值将内化于窑匠身体的知识和实践,以玩具为媒介注重活态保护的内涵,确认窑匠对营造技艺的“具身化”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并基于文化记忆理论构建窑洞活态保护与传承体系,构建非遗情境要素,实现守正创新。

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

基于文化记忆的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创再设计既是窑匠技艺的再现,也是对原始营造技艺情境根本上的“复活”。用户对特定事物形象瞬间产生的情感认同、情感归属被称为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用户对视觉图像的认同会呈现出暂时的、不确定的、不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图像反复并持久刺激作用于大脑时才能对用户发挥稳定而牢固的“劝服权利”。随着特定时间、场景的变化,这种图像刺激一旦淡化出用户的视野,用户所产生的热情和瞬间沸腾的情感温度就会逐步冷却,瞬间产生的情感意象会渐渐模糊。文创设计者应逐步有效提升视觉传达中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不断提升窑洞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和文化记忆在地化情境对用户的视觉劝服力。

如图2、图3所示,“寻窑记”的logo与包装设计基于视觉修辞的图像行为,构建了社会文化记忆意义,在社会心理层面建构了用户对窑匠自身、文化、历史、民族、记忆、想象和价值的身份认同。进行“寻窑记”视觉包装设计,能够以解构和重构的方式提取现有的窑洞形象,使用户触物生情,唤醒过往的记忆。以“寻窑记”视觉设计的logo与包装为媒介,用户由文化记忆第一阶段产生情境向文化记忆第二阶段产生情境转化。注重窑洞logo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和内在传播机制的表达,以记忆痕迹的形式不断保护并呈现窑洞记忆在地化,增强用户对山西传统窑洞营造技艺的情境认同和归属感。

图片2.png

图2 “寻窑记”Logo元素提取与转化(作者自制)

图片3.png

图3 “寻窑记”包装设计的展示与传播(作者自制)

地方审美经验

窑洞营造技艺作为山西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非遗文化记忆在地化,记录了山西过去窑匠的生活历史,并在社会发展和历史传承过程中演变、凝聚、升华,塑造了山西特有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包括意象符号、地方性知识、审美情趣、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等。它承载着地方记忆对用户感觉结构和审美习性的重新分配,在传统与现代、前卫与保守、原生与创意中恢复并激活了传统营造技艺遗产在场性的显现和价值再生产。

图片4.png

图4 地方审美经验所构建的窑匠与用户映射关系(作者自制)

如图4所示,纵向时间尺度审美经验不断重塑与变化、重组与覆盖,以窑匠为主体构建的地方审美经验X1向以用户为主体构建的地方审美经验X2映射。用户获得反复、有意识的知觉体验;审美体验参与者在接受“寻窑记”和窑洞拼接过程中的创造性参与便是地方审美经验记忆在地化和二次体验升级的转化,实现了用户对窑匠知识体系原真性和恋地主义情结的构建。

地方性审美经验是在地方文化记忆在地化认识或实践中导向形成的不确定性因素,无法让个体有效识别美的底蕴、内涵、形态,而是需要依靠媒介提取窑匠本身的经验向用户传达审美经验。X1即在窑洞营造技艺每个步骤转化为玩具产品使用的关键节点中,窑匠技艺形成固定化、程式化、成熟化的知识结构,进行可持续性的表达、阐释、传播。X1向X2映射的过程是对用户身体性在场时间和空间性转化及地方审美经验重塑的过程。X2即使用玩具一次次拼接会侵袭、浸染用户对窑洞营造技艺的回忆,作为媒介帮助用户二次获取文化记忆在地化的审美经验,使用户对第一次审美经验烙印在心中的观念进行重新构想,渲染在场的气氛并成为具有当今时代性的用户情感结构,保留地方审美经验的纯粹性。

亲在性与主体性

窑匠的亲在性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窑洞营造技艺以窑匠身体的亲在性为基础,无法脱离言传身教的直接经验。二是窑洞营造传承必定是以窑匠为主导的身体传承,带有“具身性”感知地方化记忆语境的“默会认知”。三是传统营造技艺过程展现的美是无距离感的融入与融合之美,能够激发与召唤身体能动性投入。

窑匠的主体性表现为凝聚在窑洞营造技艺中的身体亲在性意识促使用户重新反思窑匠的主体性问题——非遗技艺的主体性建立在窑匠身体的亲在性之上,承载着窑洞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身体本身就是非遗的“主体性场所”。

用户通过旅游、视频等体验窑匠的营造技艺是第一阶段的记忆,拼接、使用窑洞玩具的过程是第二阶段展现传统营造技艺的过程,用户参与其中,“既是现场的观众,也是现场的主角”。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与具身感知中增加并调动第一阶段记忆的知识储备,以身体投入的方式增强了游戏化学习的兴趣,促进了窑匠知识的转化与迁移,如图1、图5所示。

图片5.png

图5 窑洞玩具与关键连接部位(作者自制)

可以将窑洞玩具的连接结构外形设计得更加“逼真”,促使窑洞营造技艺关键部位点连接件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外形形态符号,以便在“某种现实中反应刺激物的替代者不在场时发挥作用”。用户在参与性体验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得到窑洞营造技艺的信息反馈,通过第二阶段的拼接操作,实现了第一阶段对营造技艺知识的有序学习,促进了文化记忆在地化情境的构建。

建立玩具关键连接结构与乡村现实窑洞营造技艺的关联,以非遗价值再生为目的突出窑洞玩具的连接结构、语意、文化及逻辑等方面的特性,提升连接的多样性、兼容性,实现有针对性的灵活操作及探索。用户在拼接关键结构时,主体性由“窑匠”转变为“用户”,犹如窑匠亲自传授,以亲在性与主体性加深用户对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认知。

能动性

阿尔弗莱德·盖尔(Alfred Gell)在《艺术与能动性》中阐释了艺术与设计作品是与用户沟通的渠道,是意义的载体,更是一种“能动性”。盖尔强调要把“能动性”归因于在某些事件中有因果关系的“人与物”,“人或物”由于思想、意愿、目的等成为动因中的首要者,且事物结果是由一系列记忆在地性的思想、意愿或意图之下的行动所引发的。非遗传承作为“能动”与“受动”的介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牵扯到“传统的”与“当代的”、“本土的”与“再造的”、“仿造的”与“权威的”等一系列有关“本真性”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传统”如何在多元互动的社会语境关联中通过“物”(原型与象征物)发挥其能动性。

如图5所示,儿童拼接“寻窑记”窑洞玩具的过程,即儿童记忆、参照、想象并整合窑洞营造技艺,还原窑匠真正实践场所的过程,其回到事物本身感受窑洞营造技艺的关键和技艺的特点。“寻窑记”窑洞玩具激发了儿童的能动性和寻找窑洞营造技艺的具身性,巩固并再次激活了儿童的“具身性”和窑匠技艺“情境化”的交互和重复。以玩具拼接实践追溯窑洞营造技艺的内在传播机制与窑匠身份在地性的认同,构建窑洞文化记忆在地化的情境。

2023年度山西省重大决策课题(ZB20231610)“山西省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数字化运营机制研究”;2022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2YD046)“从‘设计扶贫’到‘乡土设计’——山西村镇乡愁资源的活化与IP开发研究”;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202204031401066)“地方社会的世界性:山西艺术乡建模式的重塑研究”;2021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21A171)“文化记忆在地化:山西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编辑:史偌霖】

Tags:#只此青绿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印记与烙印: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创产品再设计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近年来,“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高发,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发展农业产业的幌子,将正常的农产品种养、销售包装为投资融资活动,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损害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以“农业+科技”...
2025-2-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有...
2025-1-23
(2024年12月30日)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2025-1-9
立春时节,黄淮海主产区迎来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期。为有效应对近期降温天气给冬小麦带来的影响,主产区分类施策,抓好冬小麦田管。 眼下,河北正组织农技专家为全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开展早春田管技术指导。馆陶县入冬以来一直缺少有效降水,土壤较常年偏旱,这两天突遇大幅降温,寒、旱交加,容易形成小麦冻害。为此,农...
2025-2-5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近日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4方面重点任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建设美...
2025-2-3
新春佳节,全国各地兴起各具特色的传统大集。尝美食、买年货,怀揣着对新年的期盼和喜悦,群众涌向一个个充满年味的乡村大集。 乡村大集洋溢着满满烟火气。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农贸市场张灯结彩,年货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很喜欢赶集办年货的热闹劲儿,...
2025-1-31
日前,由团省委、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长安银行共同主办的“乡创团团帮”成果汇报展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交流活动在西安举行。 活动中,与会人员赴西安市鄠邑区栗峪口村实地观摩共青团助力青年乡村创业示范点,集中参观了“花蕾计划”项目帮扶成果展。省青年创...
2025-2-5
淄博以好项目留住好青年,以好青年助力好项目 新政30条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月17日,淄博市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关于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双人双村30条”)。新政共计30条,从多个维度激励广大能人和青年回村任职创业、谋发展促振...
2025-1-24
岁末年初,东山岛却有着别样的冬日风情。渔村里,海货交易热闹非凡,渔民们的笑容质朴温暖。 “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考察时说道。 乡村振兴,关乎民心。去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运用...
2025-1-21
经省林科院专家持续近一年的鉴定、论证,确认野生红花油茶在江西境内的天然分布区域扩大,由此前学术界及官方认定的武夷山脉、怀玉山脉向罗霄山脉扩展,刷新分布记录。 据介绍,自去年3月以来,在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永丰境内,与井冈山相连的上溪、沙溪、石马等7个南部山区乡镇陆续发现油茶新物种即野生红花油茶(学名浙江...
2025-2-5
药田里种出新希望
正月初五迎财神,山西省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村民任巧英家里一派“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炕头,吃着团圆饭,唠着药材账。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一千一二百块;这两年开始种黄芪,一亩地能拿到两千块钱。”54岁的任巧英说。 2017年,乡里新成立的一家中药材公司发布了种植黄芪的招工需求,还承诺农...
2025-2-3
春节临近,延安苹果进入出库、销售高峰。 智慧物流中心里,苹果“一箱一码”整装待发,让消费者吃得新鲜、吃得安心;深加工车间里,苹果被“吃干榨尽”,转化增值。土塬塬、山窝窝里,喜悦挂在果农、果商的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
2025-1-24
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冬日暖阳下,位于保定高碑店市的兰沟洼蓄滞洪区项目建设正酣。记者在兰沟洼蓄滞洪区东务分洪闸建设现场看到,运送土石方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闸室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测量等工作。 兰沟洼蓄滞洪区位于大...
2025-1-23
为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壮大养殖加工规模,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0条关键举措,推进我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黄羽肉鸡产业集群,支持规模化蛋鸡基地建设,扩大蛋鸭笼养基地规模,加快发展特色家禽生产。到2030年,全省家禽综合...
2025-1-21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推进“三北”工程区林牧业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统筹解决好林牧矛盾,持续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有效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方案》提出,高质量实施“三北”工...
2025-1-20
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由于前期温度较高,本次降温幅度过大,可能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蔬菜生产安全稳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
2025-1-24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无有效降水,大部气温偏高0—2℃。1月10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黄淮南部、甘肃陇东和陕西渭北旱塬局地麦田墒情不足。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局地墒情不足,江汉大部秋冬连旱。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相对不活...
2025-1-21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范应对持续低温寡照天气 (一)选用抗逆品种...
2025-1-9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9亿,再创新高。 今年春节档集结六部国产影片,涵盖神话、战争、喜剧、悬疑等多元类型。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票房榜前三位。  
2025-2-3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2025年1月29日,一名观众在北京天天中影汇影院大堂的自助取票机上取电影票。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上映4天票房突破20亿元,刷新多项国内电影影史纪录……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强势领跑春节档,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曾获得50亿元的票房奇迹,并在观众的高口...
2025-2-3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吃饺子、拜年领压岁钱、回娘家、迎财神…… 这些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仪式感 即使历经千年岁月流转 拜年在一代一代华夏儿女传承中 从未间断 蒙曼说 “现在过年的这些传统礼仪 基本上是宋朝以后形成的” 拜年,有啥讲究? 又承载着什么文化底蕴? 新华访谈专访中央民族...
2025-2-3
记者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山西省2024年天然气总产量达16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8%,年度产量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拥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山西省进行工业规模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位于山西吕梁山区的临兴气田...
2025-2-3
邂逅冰雪之约 点亮冬日经济
  滑粉雪、观雾凇、泡温泉、赏冰雕……赴冰雪之约、享冬日欢乐,正成为更多国人“闹新春”的新选择。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美景怡人、科技赋能、文化助力,“热力十足”的冬日经济,让这个冬天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冰天雪地“热&rdquo...
2025-2-3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取水量2.33立方米/吨,同比下降0.81%;排水量同比下降10.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6.91%、19.52%、33.12%,钢铁行业环保指标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2024年,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49.68千克标煤/吨...
2025-1-31
春节期间的赤峰,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的气氛。在这个假期,观光农业游成为大家欢度新春的新选择。 “这是什么品种?”“这盆花多少钱?”“能开多长时间?”大年初二,走进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的红山花卉市场,游客在摊位前咨询的声音此起彼伏。 蝴蝶兰、茶花、仙客来…&h...
2025-2-5
“村村幸福照” 照出新春美好祝福
春节临近,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启动“村村幸福照”摄影志愿服务,累计组织20余位摄影爱好者,为300余位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送上新春祝福。 摄影爱好者们来到郑家镇大集,为摊主们拍摄人像,并把装裱好的照片赠予他们留作纪念。 摊主们拿到裱好的照片非常开心,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照片,是他们生活的生动记录...
2025-1-31
特色产业扮靓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里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一处种植基地。这片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土地如今兴起了特色水果“种植热”,草莓、蓝莓、串番茄等特色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截至目前,包括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等在内的各类果蔬种植面积在定西市安定区已达21.7万亩。草莓、蓝莓等特色水果...
2025-1-31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垮,反而从中获得成长?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在压力、挫折和逆境中迅速恢复并从中成长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关键。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韧&rd...
2025-1-31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在阳光灿烂的春日里,校园本该是青春与欢笑交织的乐园,然而,河北邯郸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暴力事件。2024年3月10日,三名初中生残忍地将一名同学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这起案件震惊了社会,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极强...
2025-1-31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出丑,也许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成就突出、几近完美的人不一定受欢迎,而经常出糗、搞怪的人反而更容易收获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1966年,为了研究人际吸引力和人们对他人表现的反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出丑实验&r...
2025-1-20
2/3 国产大片集结春节档 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 [详细]
2/3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2025年1月29日,一名观众在北京天天中影汇影院大堂的自助取票机... [详细]
2/3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吃饺子、拜年领压岁钱、回娘家、... [详细]
2/3 立春:东风解冻意 草木感春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立春如同大自然的使... [详细]
2/3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逛博物馆、体验地方民俗活动、尝试非遗手工艺制作…&helli... [详细]
1/31 “春节档”火爆,带动文化消费热力十足!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月31日13时15分,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 [详细]
1/30 2025年总台春晚获专家肯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内容创新、美学表达、文化... [详细]
1/30 国家文物局: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 [详细]
1/22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详细]
1/22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色彩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