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着盈盈一起去山西,寻找散落在大地上的古建筑符号。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纯木结构、无钉无铆。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塔内各明层中间都有塑像共计26尊,其中,底层佛坛上有一座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全身塑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上画有6幅如来佛像。南北门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天王、金刚及佛门弟子等壁画。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官员缙绅、文人墨客、佛门弟子为木塔挥毫泼墨,留下赞美佳句。
说到山西建筑,就不能不提被称为“民间故宫”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如果说王家大院是民宅的代表,那山西官宅的代表非皇城相府莫属。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枕山临水,依山而筑,由内城、外城、紫芸阡、西山院等部分组成,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山西最出名的建筑,一定是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一定要去一趟山西,走进平遥古城,感受忠义之城的晋情之美,走进皇城相府,感受清代城堡的繁华之美;走进王家大院,感受民间故宫的大气恢宏……
千年,“晋”在其中。
Tags:#只此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