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往期 > 非遗匠心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

2023-06-26 00:00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作者:覃翔楠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法治”是一个由文化—政治—法律系统耦合而正在形成的专门化法律部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立法决策的过程中,有效保护是政治与文化的结合,政府治理是最直接的保护形式。为了实现有效保护,我国形成了三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即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规范保护是法律与政治系统的结合,即在三种模式有效的前提下,通过考虑文化权的保护与限制双重属性进行决策。

在2021年5月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部分,提出要坚持系统性保护以及坚持依法科学保护的原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协调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的关系;同时也要求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全面落实法定职责,明确参与各方责任。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属于文化、政策与法律三个维度结合形成的领域,故法律本身所实现的勾连规范性与有效性功能仍然是思考的出发点。

问题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决定如何作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概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做了明确规定,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表述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两个定义都采用了一种整体视角,将文化形式以及文化形式所依存的物理环境纳入了保护范围。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定义上更强调其时间维度的传承性。

研究现状及问题

既有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民族志”式的发掘,从政策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讨论以及从完善法律体系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讨论。在政策研究和法律研究部分,域外经验是多数研究或多或少都会参考的材料。

在法学研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的完善这一主题遇到了一种无法在传统法律体系中找到明确位置的困境。本文认为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文化—政治—法律在当代形成了一种新的专门化的法律部门的雏形,无法从现有的专门化部门法领域得到充足的学术成果进行参考。

法律系统的决策如何作出

在系统论视角下,立法是一个决定作出的过程,需要通过简化环境的复杂性,从诸多可能性中选择一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立法决定的过程中,法律上的规范性与事实上的有效性是立法决策的出发点。因此,本文的讨论内容是一个制度制定的领域,也就是立法决策的领域,更进一步说,是法律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交互所产生的“结构漂移”而形成的“文化法治”领域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进行理论的讨论。

“文化部门法”的理论基础探析

“文化法治”的理论概念立足于文化系统、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结合部分。著名社会学家卢曼的贡献在于阐述了“部门宪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即功能分化的社会与法律成为一个自创生的系统。同样,另一位思想家托伊布纳在其论证中对具体的“部门宪法”的理论结构及其机理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与表达。本文将这两位思想家对法律系统专门化的理论作为工具,尝试对后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理论工具的搭建。

法律系统理论

1.子系统的分化与法律实证化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选择性空间非常狭窄,实现一般化的制度没有其他的制度可以替代;随着社会复杂性的增加,社会功能发生了分化,诸子系统的分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于是产生了规范的过度生产。实证法的有效性并不是因为存在着授予其效力的更高规范,而是因为其选择实现的一致性功能。在功能分化的过程中,社会子系统在抽象和具体层面都加强了分化,也就是抽象的更纯粹,具体的更具有特殊性。这时,法律自身进行建构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一过程被卢曼称为“结构性决定的可能性过度生产”。一方面,这种变化需要一种可以处理更多可能性的法律,另一方面,这种法律可以凭借选择性程序处理这些可能性。

2.法律作为自创生的社会系统

卢曼后期的法学理论是对其前期理论的修正,他在晚年对早期理论的审视中,曾指出其早期理论的弊端,即过分关注法律的功能,对法律内部结构的描述有所欠缺。这便产生了一些理论上的瑕疵,如某些团体组织的行为规范也能够达到《法社会学》中的一致性功能,但是并不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法社会学》一书并不能对这种“次级法”作出前后一致的解释。在卢曼的后期理论中,其通过对合法非法的二分、法律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结合以及法律沟通和法律观察理论的阐述,填补了其前期理论的不足。

3.结构耦合

卢曼观察到现实中法律与其他社会结构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的不同系统之间可能会存在稳定、紧密的信息交流机制,这种机制就是社会系统之间的结构耦合。

例如,宪法便是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结构耦合的产物,这也能解释宪法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是作为法律系统中区分“合法非法”的最高规范,另一方面也是政治系统中“有权无权”二分的体现。

对系统论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托伊布纳是一位坚持使用卢曼的话语体系进行法学研究的法学家。其最大的两个贡献在于,第一,坚持对卢曼的诸多概念与理论进行更细致的发展;第二,对法律全球化这一趋势的系统阐述。相较于卢曼过分看重法律实证化,托伊布纳的理论更注重诸多社会系统之间的结构结合,这种关系被托伊布纳称为“生产体制”。生产体制即各个系统,例如法律系统、经济系统、教育系统,它们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差异的平衡状态。这种理论超越了国家和民族,也超越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或极权主义,并在各个系统之间形成了法律多元乃至宪法多元主义的民族国家的部门法。

小结

通过汇总上文的逻辑,其实可以勾画出一个“文化法治”的理论图景。首先,“文化法治”的社会基础是一个功能分化且其法律获得实证地位的社会。在功能分化的社会中,法律能够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生产,系统能够维持规范上的封闭和稳定,又能在面对现实时保持开放。其次,在这种诸多系统各自独立,又能与环境进行互动的情况下,系统对相同的“质料”进行了加工,这是系统之间的结合。“文化法治”便是在文化系统、政治系统以及法律系统的结合中产生的。最后,本文认为系统论法学理论的整体结构能够对此种结合的情况进行精确的描述,正好能够对应法学话语中的有效性与合法性两个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谱系

横向与纵向维度的法律体系结构

周刚志教授曾在《论中国文化法律体系之基本构成》一文中指出:“以中国‘文化宪法’为‘金字塔顶’,中国文化法律体系将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复杂体系。”文章认为中国的文化法律体系包括“文化宪法”“以文化服务法为核心的‘文化公法’”“以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私法’”和“兼有文化公私法规范、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主要功能的财税法、金融法等‘文化经济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作为文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应当遵循这样的结构。

1.国际条约—宪法—国家立法—地方立法的立法模式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4条第四款、第22条、第47条、第119条等条款都对保护公民文化权做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但我国目前从宪法保护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直接入宪,更多的研究成果是从私法与其他公法的角度进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保护非遗的基本法。我国有关非遗保护的法律除了在国家层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外,还包括地方政府保护非遗进行的专项法律等。

2.横向维度的私法体系与公法体系

传统文化应当在现代社会取得一定的合法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法律体系应当确立以权利为内容的私法保护体系与以权力和职责为内容的公法体系。在私法保护体系中,目前法学界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有诸多共识,比如普遍认为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保护。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能涵盖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范围。

在公法体系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条款均涉及国家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机制等。同时也应当包含对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监督和责任机制。诚然,当代法律体系要想十分明确地划分出公、私两个法律体系很困难。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部分地方立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为导向,并通过立法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立法兼具公法与私法两种属性。在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立法保护中,这种现象会成为常态。

3.表层—深层结构与呈多样性的文化系统

系统论在文化领域的直接成果可见于“文化生态”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化系统是一个自创生系统,拥有自我描述和自我生产的能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自创生系统。对文化结构的划分,有文化表层与文化深层的二分,也有表层文化、中层文化与深层文化的三分。其中,表层文化在二分法中的含义是:“人类行事方式或行为模式,诸如饮食、起居、艺术创作等文化实践都处于同一层面,构成了被我们称之为表层文化的文化”;在三分法中,表层文化的含义则是:“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的文化,它是外显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是使人一目了然的”。在三分法中,表层文化是一种静态的文化,中层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动态的文化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关于深层文化,学界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深层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倾向,“在深层文化中,文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广泛的信仰和价值生成的,它们本身或许部分地反映了整个世界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意义上的分类往往属于传统文化、弱势文化,有一些属于边缘文化甚至是濒危文化,并且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情况并不相同。考虑到文化的整体结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层次、多样性的现状,有必要在政策层面将此种现状转化为具有有效性的话语。

结构耦合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决策

“文化法治”是法律系统、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结构耦合的产物。具体到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治系统关系到保护的有效性,法律系统则关系到保护的规范性。有效性维度是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发生的结构耦合,政府治理结构是最直接的保护形式;规范性维度则更多的是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构耦合,即在治理有效的前提下,政治政策经过法律系统的观察与沟通进入法律系统,在法律系统的合法非法二分中进行立法决策。这也就意味着立法过程中的选择范围被局限在了事实上的有效与规范上的合法这一范围。前文已经对三个子系统内部的运行图景进行了初步审视,该部分将专注于结构耦合情况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

有效性——文化与政治的耦合

1.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在笔者看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典型的模式,其立足于文化结构的整体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以及文化内涵纳入保护范围。

这种保护形式也是政府治理中通过行政干预最有效的模式,是一种追求多元主体实现社会治理的模式。其在要求社会自治的同时,也要求一种“有限政府的回归”,这在托伊布纳的理论里也有提及:“恢复有限政府,将管理细节还给市民和社会,将市民和社会的各种组织政治化,改造为由宪法组织的民主自我管理联合。”

2.抢救性保护

抢救性保护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其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这些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拍摄、整理、保存、建档,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保护模式更像曾经的“政治全能主义”,是通过强大的国家力量及时有效地抢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

3.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更多地注意到了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倡导生产性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保护和传承;同时,在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种保护模式立足于一些传统文化同现代文化或工业文化之间的亲和性,也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规范性——文化权保护与限制的双重属性

法律系统的上位法是下位法效力的来源结构,其使得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结构耦合有这样一个前提——政治系统的信息和法律系统的信息只能通过宪法进行沟通和交流。

文化权立足于宪法的基本权利体系,是公民自由选择其生活、文化的权利。传统的基本权利通过市民社会理论发展为一个防御性的权利,但是在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结构耦合的情况下,基本权利的功能转向了维持诸多扩张的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稳定功能。于是在这种耦合形成的“文化部门法”领域,文化权的作用在于奠基文化领域获得自治性地位的功能,也就是社会子系统的自我奠基。同样,文化权也可以在系统层面实现限制文化扩张的功能,这一点其实从前文提到的整体性保护的困境中可以了解。就基本权利来说,现代文化同样是文化权所涵盖的范围,但是在面临现代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冲击时,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选择权如何找到规范的方法以对抗现代文化扩张,这便是文化权的限制属性,即从传统基本权利中个人—国家模式向个人—个人模式转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本权利从此不再限制国家权力,基本权利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限制公权,使文化领域在法律上获得合法性。

综上所述,作出立法决策是一个“目光不断流转于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过程也是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文化—政治—法律系统中受到重视,且正在形成的新的专门化的法治领域——“文化法治”。有效保护是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的结合,政府治理结构是最直接的保护形式。而规范保护则更多的是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合,即在治理有效的前提下,政治政策经过法律系统的选择与简化进入法律系统,在法律系统合法非法的二分中进行立法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立法的范围被逐渐确立下来,即在政治系统的三种有效保护模式下,通过考虑文化权的双重属性进行决策。

【编辑:史偌霖】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决策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近年来,“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高发,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发展农业产业的幌子,将正常的农产品种养、销售包装为投资融资活动,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损害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以“农业+科技”...
2025-2-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有...
2025-1-23
(2024年12月30日)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2025-1-9
立春时节,黄淮海主产区迎来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期。为有效应对近期降温天气给冬小麦带来的影响,主产区分类施策,抓好冬小麦田管。 眼下,河北正组织农技专家为全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开展早春田管技术指导。馆陶县入冬以来一直缺少有效降水,土壤较常年偏旱,这两天突遇大幅降温,寒、旱交加,容易形成小麦冻害。为此,农...
2025-2-5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近日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4方面重点任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建设美...
2025-2-3
新春佳节,全国各地兴起各具特色的传统大集。尝美食、买年货,怀揣着对新年的期盼和喜悦,群众涌向一个个充满年味的乡村大集。 乡村大集洋溢着满满烟火气。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农贸市场张灯结彩,年货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很喜欢赶集办年货的热闹劲儿,...
2025-1-31
日前,由团省委、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长安银行共同主办的“乡创团团帮”成果汇报展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交流活动在西安举行。 活动中,与会人员赴西安市鄠邑区栗峪口村实地观摩共青团助力青年乡村创业示范点,集中参观了“花蕾计划”项目帮扶成果展。省青年创...
2025-2-5
淄博以好项目留住好青年,以好青年助力好项目 新政30条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月17日,淄博市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关于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双人双村30条”)。新政共计30条,从多个维度激励广大能人和青年回村任职创业、谋发展促振...
2025-1-24
岁末年初,东山岛却有着别样的冬日风情。渔村里,海货交易热闹非凡,渔民们的笑容质朴温暖。 “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考察时说道。 乡村振兴,关乎民心。去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运用...
2025-1-21
经省林科院专家持续近一年的鉴定、论证,确认野生红花油茶在江西境内的天然分布区域扩大,由此前学术界及官方认定的武夷山脉、怀玉山脉向罗霄山脉扩展,刷新分布记录。 据介绍,自去年3月以来,在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永丰境内,与井冈山相连的上溪、沙溪、石马等7个南部山区乡镇陆续发现油茶新物种即野生红花油茶(学名浙江...
2025-2-5
药田里种出新希望
正月初五迎财神,山西省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村民任巧英家里一派“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炕头,吃着团圆饭,唠着药材账。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一千一二百块;这两年开始种黄芪,一亩地能拿到两千块钱。”54岁的任巧英说。 2017年,乡里新成立的一家中药材公司发布了种植黄芪的招工需求,还承诺农...
2025-2-3
春节临近,延安苹果进入出库、销售高峰。 智慧物流中心里,苹果“一箱一码”整装待发,让消费者吃得新鲜、吃得安心;深加工车间里,苹果被“吃干榨尽”,转化增值。土塬塬、山窝窝里,喜悦挂在果农、果商的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
2025-1-24
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冬日暖阳下,位于保定高碑店市的兰沟洼蓄滞洪区项目建设正酣。记者在兰沟洼蓄滞洪区东务分洪闸建设现场看到,运送土石方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闸室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测量等工作。 兰沟洼蓄滞洪区位于大...
2025-1-23
为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壮大养殖加工规模,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0条关键举措,推进我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黄羽肉鸡产业集群,支持规模化蛋鸡基地建设,扩大蛋鸭笼养基地规模,加快发展特色家禽生产。到2030年,全省家禽综合...
2025-1-21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推进“三北”工程区林牧业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统筹解决好林牧矛盾,持续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有效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方案》提出,高质量实施“三北”工...
2025-1-20
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由于前期温度较高,本次降温幅度过大,可能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蔬菜生产安全稳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
2025-1-24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无有效降水,大部气温偏高0—2℃。1月10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黄淮南部、甘肃陇东和陕西渭北旱塬局地麦田墒情不足。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局地墒情不足,江汉大部秋冬连旱。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相对不活...
2025-1-21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范应对持续低温寡照天气 (一)选用抗逆品种...
2025-1-9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9亿,再创新高。 今年春节档集结六部国产影片,涵盖神话、战争、喜剧、悬疑等多元类型。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票房榜前三位。  
2025-2-3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2025年1月29日,一名观众在北京天天中影汇影院大堂的自助取票机上取电影票。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上映4天票房突破20亿元,刷新多项国内电影影史纪录……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强势领跑春节档,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曾获得50亿元的票房奇迹,并在观众的高口...
2025-2-3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吃饺子、拜年领压岁钱、回娘家、迎财神…… 这些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仪式感 即使历经千年岁月流转 拜年在一代一代华夏儿女传承中 从未间断 蒙曼说 “现在过年的这些传统礼仪 基本上是宋朝以后形成的” 拜年,有啥讲究? 又承载着什么文化底蕴? 新华访谈专访中央民族...
2025-2-3
记者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山西省2024年天然气总产量达16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8%,年度产量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拥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山西省进行工业规模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位于山西吕梁山区的临兴气田...
2025-2-3
邂逅冰雪之约 点亮冬日经济
  滑粉雪、观雾凇、泡温泉、赏冰雕……赴冰雪之约、享冬日欢乐,正成为更多国人“闹新春”的新选择。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美景怡人、科技赋能、文化助力,“热力十足”的冬日经济,让这个冬天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冰天雪地“热&rdquo...
2025-2-3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取水量2.33立方米/吨,同比下降0.81%;排水量同比下降10.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6.91%、19.52%、33.12%,钢铁行业环保指标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2024年,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49.68千克标煤/吨...
2025-1-31
春节期间的赤峰,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的气氛。在这个假期,观光农业游成为大家欢度新春的新选择。 “这是什么品种?”“这盆花多少钱?”“能开多长时间?”大年初二,走进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的红山花卉市场,游客在摊位前咨询的声音此起彼伏。 蝴蝶兰、茶花、仙客来…&h...
2025-2-5
“村村幸福照” 照出新春美好祝福
春节临近,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启动“村村幸福照”摄影志愿服务,累计组织20余位摄影爱好者,为300余位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送上新春祝福。 摄影爱好者们来到郑家镇大集,为摊主们拍摄人像,并把装裱好的照片赠予他们留作纪念。 摊主们拿到裱好的照片非常开心,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照片,是他们生活的生动记录...
2025-1-31
特色产业扮靓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里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一处种植基地。这片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土地如今兴起了特色水果“种植热”,草莓、蓝莓、串番茄等特色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截至目前,包括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等在内的各类果蔬种植面积在定西市安定区已达21.7万亩。草莓、蓝莓等特色水果...
2025-1-31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垮,反而从中获得成长?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在压力、挫折和逆境中迅速恢复并从中成长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关键。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韧&rd...
2025-1-31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在阳光灿烂的春日里,校园本该是青春与欢笑交织的乐园,然而,河北邯郸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暴力事件。2024年3月10日,三名初中生残忍地将一名同学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这起案件震惊了社会,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极强...
2025-1-31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出丑,也许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成就突出、几近完美的人不一定受欢迎,而经常出糗、搞怪的人反而更容易收获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1966年,为了研究人际吸引力和人们对他人表现的反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出丑实验&r...
2025-1-20
2/3 国产大片集结春节档 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 [详细]
2/3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2025年1月29日,一名观众在北京天天中影汇影院大堂的自助取票机... [详细]
2/3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吃饺子、拜年领压岁钱、回娘家、... [详细]
2/3 立春:东风解冻意 草木感春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立春如同大自然的使... [详细]
2/3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逛博物馆、体验地方民俗活动、尝试非遗手工艺制作…&helli... [详细]
1/31 “春节档”火爆,带动文化消费热力十足!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月31日13时15分,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 [详细]
1/30 2025年总台春晚获专家肯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内容创新、美学表达、文化... [详细]
1/30 国家文物局: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 [详细]
1/22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详细]
1/22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色彩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