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往期 > 非遗匠心 > 正文

梅山傩面具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

2023-06-25 00:00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作者:李弢 

现对梅山傩面具的制作材料进行调研,详细介绍梅山傩面具的木质面具和纸质面具的制作流程,为学界同仁对梅山傩面具的研究提供参考,呼吁学界同仁大兴田野调查之风,以期对梅山文化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宋史·梅山峒蛮传》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潭即潭州,属现今的长沙市,其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长沙、宁乡、浏阳、益阳、株洲、醴陵、湘潭、湘乡等市县,其中,益阳、宁乡、湘乡皆与梅山接壤。邵,即邵州,现今的邵阳市。古老的梅山地域消息闭塞,文明落后,生产力低下,在“不与中国通”的封闭环境中,孕育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古老而神秘的梅山文化,即巫傩文化,这是一种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中,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索取生存资料而产生的一种体现集体智慧的古老文明。五代时期,朝廷下令梅山瑶民“禁不得与中国通,其地不得耕”。封建统治者对梅山地域的封闭政策使得古老的梅山文化湮没千年不为人知。直至在党中央大力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指示精神指导下,一大批民俗文化学者对古老的梅山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陈子艾、王建章、李新吾、马铁鹰等民俗文化学者对梅山文化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开展田野调查,揭开了古老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使其在中华民俗文化大观园中绽放独特的魅力与光芒。越来越多学者、专家、高校教师、民间民俗文化爱好者都对梅山文化产生了兴趣,研究梅山文化的热潮如火如荼,极大地推动了梅山文化的发展,扩大了其影响力,使其在世界民俗文化圈内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苏氏傩坛傩面具制作工艺

苏氏傩坛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农科村,现在掌教师公是苏业照、苏业烈兄弟,其父苏立文是梅山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经带队与日本傩戏表演队在北京同台表演,引起极大反响。令人遗憾的是,苏立文已经离世。该傩坛的主要傩戏剧目是《搬开山》《搬土地》《搬锯匠》等梅山傩戏剧目,其中《搬锯匠》是其代表作,并且全面掌握了傩祭仪程中的唱太公、庆娘娘等各个科目,其香火遍布冷水江、涟源、新化、新邵、邵阳等地。苏家堂屋神龛上方供奉着历代先祖,神龛下方供奉着翻天倒地张五郎神像,傩坛氛围比较浓厚。该傩坛的傩面都是自己亲自雕刻的,傩戏表演系祖传。

选材

梅山地区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大型的乔木多种多样。苏师傅说,材料的选择很有讲究,木材的硬度要适中,那样戴在脸上感觉比较轻便,又因为有一定的密度,材质比较坚硬,使用起来不易损坏。所以苏氏傩坛雕刻傩面时所选的树木一般是樟木,这种木材密度适当,且当地有很多,比较常见,取材方便。

脱水

木材取回后,需要经历一个脱水过程,含有水分的木料是不能用来制作面具的,那样很容易开裂和变形。木料需要锯成五十厘米一段(大概比人头部的尺寸略长一点就可以),放在避免阳光直射并且无风的地方储存,让它自然阴干,这样木料就不会开裂,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3个月的时间。

开料

待木料阴干后,除去树皮,把木料一破两开,这个时候要注意,一定要从中线破开,一节木料可以雕刻成两个傩面,有效利用了材料,不会造成浪费。

雕刻

雕刻的手法一般采用浮雕、透雕、刻线三种。第一步是把木料固定在工作台上,用专用的大号平口凿刀雕出傩面的大形,由于苏师傅对傩面的基本形状和比例非常清楚,所以这一步非常快速和准确,耗时大约半个小时,傩面的大致形状和比例就基本呈现出来了。粗坯的傩面具有一种粗犷的美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粗坯傩面具有“似是而非”的抽象美感,恰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第二步则是仔细雕刻五官、冠帽,要根据五官、冠帽的形状特点运用不同的工具,有圆口、弧形、半月形等刀具,例如处理眼睛和鼻翼等部位时应使用圆口刀具,处理脸部、冠帽等轮廓部位时则使用弧形刀具。这一步一定要小心翼翼,根据神灵的性格特点进行形象塑造,如果一不小心去掉了能够表达形象性格特点的部分,那整个傩面不但失去了“形”,也失去了“神”,只能重新雕刻。最后一步是挖空傩面背部的木料,应当根据表演者(也就是雕刻者)的脸型大小设定尺寸,傩面最后留下来的部分大概5—6毫米厚,并且要打磨得很光滑,以便表演者佩戴。

上色

上色的颜料主要是水粉和丙烯颜料,丙烯因易干、色彩鲜艳用得较多。上色时多用纯色平涂,色彩基本用白、蓝、黑、红、黄五色,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上色的第一步是打底灰,目的是防止颜料浸入木料,影响颜色的鲜艳度,待底灰干后再用砂布将底灰打磨光滑,便于上色,底灰材料过去一般用牛皮熬制而成,现在市面上已经可以购买到现成的底灰材料。上底灰遵循的原则是“凸不露术,凹不堵浆,纹理显现,阴阳增光”。上色的步骤一般先从脸部开始,其次是冠帽等部位,最后点缀眉毛、嘴唇、毛发等比较细致的部分。待上色完毕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即刷清油,这一步既能使傩面具色彩明艳,又具有保护作用。在傩面具中,五行色都有各自的色彩语言,白脸代表英俊神武;黑脸代表刚烈勇猛;蓝脸代表凶恶残暴;黄脸代表仁义慈祥。梅山傩面具中运用的五行色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但是与现代设计学、艺术学中色彩的语义几乎完全不同,譬如蓝色在现代色彩语义中代表安详、平稳、工整;黄色代表阳光、活跃;黑色代表神秘、稳重等。这是此次田野调查中一个惊喜的发现,也使得研究人员从古老地域民俗文化的维度去思考现当代文化,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语义成为一种可能。

粘眉挂胡系带

傩面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粘眉挂胡系带,即用人或者动物的毛发粘在面具的眼部和下颌部,用以制作傩面的眉毛和胡子。有的傩面必须要挂胡须,像土地公、锯匠师傅等,也可以采用植物的根须来制作,如竹根的根须等。此外,还要在傩面的两侧安上两根带子,有的用普通的布带,有的用松紧带,便于表演时穿戴。

傩面制作成功后,在使用前还需要掌教师公举行“开光”仪式,只有“开光”后的傩面具才有神灵附体的功能,否则就是一块“假面”而已,仪式代表了神灵的旨意。

图片2.png

 土地公(作者拍摄)

图片3.png

开山(作者拍摄)

张氏傩坛傩面具制作工艺

张氏傩坛位于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杨源村,掌教师公是张放初,张放初师傅是地市级傩戏非遗传承人,曾经代表我国傩戏非遗在美国演出,影响极大。张氏傩戏也是祖传,始于元末明初,到张放初的儿子这一辈已传24代。据张放初师傅说,整个杨源村从事傩戏表演的从业人员有六七十人,香火遍布冷水江、新邵、新化、涟源、邵阳等地。但谈及傩戏表演时,其神情黯然,说一年表演也不过2—3场,当笔者问及傩戏表演的传承问题时,他说传承的断代甚至消失是必然的,他的大儿子作为传承人,现在和他一起表演傩戏,但孙辈都不愿意学习傩戏表演。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丧事道场,而非傩戏表演。

张氏傩坛的傩面制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杨树制作的木质面具,另外一种是用土纸、报纸和牛皮纸做成纸浆,再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做成的纸质面具。木质面具的制作工艺与苏氏傩坛如出一辙,只是选材不同,苏氏选用樟木,张氏选用更加轻便的杨木。纸质面具的制作有其独特的方法,接下来将梳理张氏傩坛纸质面具的制作流程,而木质面具的制作流程在此不再赘述。

制作纸浆

将当地土纸、报纸和牛皮纸按照1:2:2的比例配好,一般按重量计算,然后将其一起放入水中浸泡大约30—40天,土纸和报纸的韧度不强,但柔软度好,而牛皮纸的韧度强,因此,浸泡出来的纸浆既柔软又有韧性,制作的傩面就不易破损。待其完全浸泡好之后,将这三种原料揉碎黏结在一起,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盐水和花椒水(盐水和花椒水有防虫的作用),稍加脱水后成为糊状,即可作为制作傩面的材料使用了。

制模坯

1.和泥

取当地具有一定黏性且没有任何杂质的深层黄泥,加入适量米糠和水揉匀,米糠的作用是为了降低黏土的黏性,便于后期纸质面具的脱落。

2.制作粗坯

取长约40厘米,宽约4厘米的竹片若干,捆绑成圆柱状,把揉好的黄泥用小铲均匀地涂抹在圆柱体上,涂层厚度大约5—6厘米,做成宽度大约30厘米,高度大约40厘米的粗坯。粗坯表面粗糙,透气性、黏性适中,便于干燥后脱坯。

3.粗坯塑形

粗坯制作完成后,粗坯上的泥巴若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放到太阳下晾晒一段时间,这个过程要勤观察,看泥巴的柔软度是否适中。然后开始塑形,第一步要先在粗坯上用小竹刀画出五官、头发、冠帽的大概位置和比例,确定好位置和比例关系后再一步步从局部进行塑造,有的地方需要添加泥巴,如鼻子等比较高耸的部位,而有的部位需要挖空处理,如嘴巴等部位,粗坯的形状大致就像一个比较立体的浮雕人物面相。最后一步就要观察整体效果是否和谐、比例是否正确,经过反复修改后,感觉与傩面形象非常相近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流程。

4.上纸浆

泥塑完成后,开始上纸浆,纸浆里面掺杂了白乳胶,黏性很强,注意从薄到厚均匀地铺上去。此外还要根据粗坯的轮廓来铺纸浆,纸浆不要铺得太厚,一般3—5毫米就可以了。

5.脱坯

上完纸浆后,还要继续晾晒。晾晒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时间太长会使泥坯变硬,很难脱坯,从而损坏纸质面具,晾晒时间也不能太短,纸浆还没干,面具还没定型,此时脱坯也会损坏面具。到底需要晾晒多久时间,完全凭师傅的经验来判断。脱坯的程序很简单,先抽掉竹片,再把泥巴抠掉,一个纸质面具的素坯就制作成功了。然后再进行晾晒打磨,使表面更光滑,便于下一步上色。

上色

上色的颜料一般是广告色或者丙烯颜料两种,纸质面具上色比木质面具简单一些,可以不用打底灰,直接用单色平涂。同时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决定上何种颜色,这基本与木质面具上色的理论相似,同样采用五行上色法。

粘眉挂胡系带

这个程序与木质面具的程序一样,也是将人、畜的毛发粘上去,在左右两侧系带,便于佩戴。

纸质面具的特点是比较轻便,便于携带,表演时不至于负荷太重,一般只有3—5毫米厚,重量只有6—700克左右,可以增加表演者的灵活度,不易造成疲劳。但其也有缺点,在收藏的时候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不可随便摆放。使用时间太长则容易掉色,也容易出现斑驳的痕迹,没有木质面具那么耐用。

纸质面具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做法是在木质面具上用宣纸一层层裱糊,待干透后再上色,但这种纸质面具一般硬度不够,容易损坏,而且不易定型,所以师傅一般不采取这种制作方法。

综上所述,梅山傩面具的制作传承有两种方式,即家传或者师传。家传比师传的时间更长久,也更稳固。据记载,苏氏傩坛已传4代,而张氏傩坛已经传承了24代,让人不得不佩服这种传统民间戏剧的顽强生命力。梅山傩面具的制作者一般也是表演者,因此其对傩戏面具的性格特点了然于心,为制作傩面降低了难度。梅山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大同小异,苏氏傩坛和张氏傩坛木质面具的制作工艺流程差不多,张氏傩坛多了纸质面具一类。这些面具的数量不多,笔者调研的两个傩坛的面具都没有超过10片。随着时代的发展,傩面具的传承面临断代危机,因此,国家应当加强对其的保护与传承,使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图片4.png

小鬼(纸质)(作者拍摄)

图片5.png

 土地公(纸质)(作者拍摄)

2022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梅山宗教美术研究(项目编号:22YBX021);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梅山傩面具数字化保护实施路径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C0595)。

【编辑:史偌霖】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梅山傩面具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牧林水事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近年来,“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高发,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发展农业产业的幌子,将正常的农产品种养、销售包装为投资融资活动,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损害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以“农业+科技”...
2025-2-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有...
2025-1-23
(2024年12月30日)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2025-1-9
立春时节,黄淮海主产区迎来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期。为有效应对近期降温天气给冬小麦带来的影响,主产区分类施策,抓好冬小麦田管。 眼下,河北正组织农技专家为全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开展早春田管技术指导。馆陶县入冬以来一直缺少有效降水,土壤较常年偏旱,这两天突遇大幅降温,寒、旱交加,容易形成小麦冻害。为此,农...
2025-2-5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近日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4方面重点任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建设美...
2025-2-3
新春佳节,全国各地兴起各具特色的传统大集。尝美食、买年货,怀揣着对新年的期盼和喜悦,群众涌向一个个充满年味的乡村大集。 乡村大集洋溢着满满烟火气。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农贸市场张灯结彩,年货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很喜欢赶集办年货的热闹劲儿,...
2025-1-31
日前,由团省委、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长安银行共同主办的“乡创团团帮”成果汇报展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交流活动在西安举行。 活动中,与会人员赴西安市鄠邑区栗峪口村实地观摩共青团助力青年乡村创业示范点,集中参观了“花蕾计划”项目帮扶成果展。省青年创...
2025-2-5
淄博以好项目留住好青年,以好青年助力好项目 新政30条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月17日,淄博市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关于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双人双村30条”)。新政共计30条,从多个维度激励广大能人和青年回村任职创业、谋发展促振...
2025-1-24
岁末年初,东山岛却有着别样的冬日风情。渔村里,海货交易热闹非凡,渔民们的笑容质朴温暖。 “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考察时说道。 乡村振兴,关乎民心。去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运用...
2025-1-21
经省林科院专家持续近一年的鉴定、论证,确认野生红花油茶在江西境内的天然分布区域扩大,由此前学术界及官方认定的武夷山脉、怀玉山脉向罗霄山脉扩展,刷新分布记录。 据介绍,自去年3月以来,在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永丰境内,与井冈山相连的上溪、沙溪、石马等7个南部山区乡镇陆续发现油茶新物种即野生红花油茶(学名浙江...
2025-2-5
药田里种出新希望
正月初五迎财神,山西省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村民任巧英家里一派“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炕头,吃着团圆饭,唠着药材账。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一千一二百块;这两年开始种黄芪,一亩地能拿到两千块钱。”54岁的任巧英说。 2017年,乡里新成立的一家中药材公司发布了种植黄芪的招工需求,还承诺农...
2025-2-3
春节临近,延安苹果进入出库、销售高峰。 智慧物流中心里,苹果“一箱一码”整装待发,让消费者吃得新鲜、吃得安心;深加工车间里,苹果被“吃干榨尽”,转化增值。土塬塬、山窝窝里,喜悦挂在果农、果商的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
2025-1-24
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冬日暖阳下,位于保定高碑店市的兰沟洼蓄滞洪区项目建设正酣。记者在兰沟洼蓄滞洪区东务分洪闸建设现场看到,运送土石方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闸室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测量等工作。 兰沟洼蓄滞洪区位于大...
2025-1-23
为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壮大养殖加工规模,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0条关键举措,推进我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黄羽肉鸡产业集群,支持规模化蛋鸡基地建设,扩大蛋鸭笼养基地规模,加快发展特色家禽生产。到2030年,全省家禽综合...
2025-1-21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推进“三北”工程区林牧业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统筹解决好林牧矛盾,持续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有效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方案》提出,高质量实施“三北”工...
2025-1-20
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由于前期温度较高,本次降温幅度过大,可能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蔬菜生产安全稳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
2025-1-24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无有效降水,大部气温偏高0—2℃。1月10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黄淮南部、甘肃陇东和陕西渭北旱塬局地麦田墒情不足。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局地墒情不足,江汉大部秋冬连旱。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相对不活...
2025-1-21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范应对持续低温寡照天气 (一)选用抗逆品种...
2025-1-9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9亿,再创新高。 今年春节档集结六部国产影片,涵盖神话、战争、喜剧、悬疑等多元类型。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票房榜前三位。  
2025-2-3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2025年1月29日,一名观众在北京天天中影汇影院大堂的自助取票机上取电影票。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上映4天票房突破20亿元,刷新多项国内电影影史纪录……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强势领跑春节档,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曾获得50亿元的票房奇迹,并在观众的高口...
2025-2-3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吃饺子、拜年领压岁钱、回娘家、迎财神…… 这些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仪式感 即使历经千年岁月流转 拜年在一代一代华夏儿女传承中 从未间断 蒙曼说 “现在过年的这些传统礼仪 基本上是宋朝以后形成的” 拜年,有啥讲究? 又承载着什么文化底蕴? 新华访谈专访中央民族...
2025-2-3
记者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山西省2024年天然气总产量达16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8%,年度产量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拥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山西省进行工业规模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位于山西吕梁山区的临兴气田...
2025-2-3
邂逅冰雪之约 点亮冬日经济
  滑粉雪、观雾凇、泡温泉、赏冰雕……赴冰雪之约、享冬日欢乐,正成为更多国人“闹新春”的新选择。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美景怡人、科技赋能、文化助力,“热力十足”的冬日经济,让这个冬天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冰天雪地“热&rdquo...
2025-2-3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取水量2.33立方米/吨,同比下降0.81%;排水量同比下降10.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6.91%、19.52%、33.12%,钢铁行业环保指标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2024年,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49.68千克标煤/吨...
2025-1-31
春节期间的赤峰,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的气氛。在这个假期,观光农业游成为大家欢度新春的新选择。 “这是什么品种?”“这盆花多少钱?”“能开多长时间?”大年初二,走进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的红山花卉市场,游客在摊位前咨询的声音此起彼伏。 蝴蝶兰、茶花、仙客来…&h...
2025-2-5
“村村幸福照” 照出新春美好祝福
春节临近,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启动“村村幸福照”摄影志愿服务,累计组织20余位摄影爱好者,为300余位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送上新春祝福。 摄影爱好者们来到郑家镇大集,为摊主们拍摄人像,并把装裱好的照片赠予他们留作纪念。 摊主们拿到裱好的照片非常开心,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照片,是他们生活的生动记录...
2025-1-31
特色产业扮靓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里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一处种植基地。这片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土地如今兴起了特色水果“种植热”,草莓、蓝莓、串番茄等特色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截至目前,包括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等在内的各类果蔬种植面积在定西市安定区已达21.7万亩。草莓、蓝莓等特色水果...
2025-1-31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垮,反而从中获得成长?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在压力、挫折和逆境中迅速恢复并从中成长的能力,正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关键。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韧&rd...
2025-1-31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在阳光灿烂的春日里,校园本该是青春与欢笑交织的乐园,然而,河北邯郸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暴力事件。2024年3月10日,三名初中生残忍地将一名同学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这起案件震惊了社会,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极强...
2025-1-31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出丑,也许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成就突出、几近完美的人不一定受欢迎,而经常出糗、搞怪的人反而更容易收获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1966年,为了研究人际吸引力和人们对他人表现的反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出丑实验&r...
2025-1-20
2/3 国产大片集结春节档 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 [详细]
2/3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领跑春节档 《哪吒2》折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
2025年1月29日,一名观众在北京天天中影汇影院大堂的自助取票机... [详细]
2/3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有哪些大讲究?
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吃饺子、拜年领压岁钱、回娘家、... [详细]
2/3 立春:东风解冻意 草木感春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立春如同大自然的使... [详细]
2/3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逛博物馆、体验地方民俗活动、尝试非遗手工艺制作…&helli... [详细]
1/31 “春节档”火爆,带动文化消费热力十足!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月31日13时15分,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 [详细]
1/30 2025年总台春晚获专家肯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内容创新、美学表达、文化... [详细]
1/30 国家文物局: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 [详细]
1/22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对话高颖: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用数字艺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详细]
1/22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土味“显眼包”!绵竹年画里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色彩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