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解是一种形式基础、普遍适用的科普传播方式,既是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考察科普辅导员知识储备、辅导能力的主要途径。现基于讲解、辅导、参赛备赛等各类实践经验,梳理探究科普讲解的文本内容与结构,以期为科普辅导员选题、组稿提供参考。
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讲话历史性地将科学普及提高到了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科普是一门创造性活动,它由传授者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原理转化成公众易理解的内容,从而实现传播,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科普讲解无疑是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其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口语表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某一项科学内容进行描述、解释、分析、探讨,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
但形式简单并不意味着实践过程简单,在传播形式多样化的今天,需要依靠讲解吸引公众聆听、思考,需要科普讲解人员精心设计与优化科普内容,提高科普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本文将基于文本分析的视角,从选题、组稿、结构优化等方面对科普讲解进行探讨,并结合科普辅导工作实践提出思考。
基本原则:把握文本科学性
科普讲解选题、组稿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确保科学性。坚持科学性也是所有科普工作开展的基石。科普讲解中的科学性包括三方面。
(一)内容的科学性
讲解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富有科学依据,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等均应是准确的,实验材料、数据、结果都应是可靠的,错误、有误导性以及伪科学的内容均不能出现。例如,曾有科普辅导员在科普讲解中提到了“改善风水”的相关内容,这在科普传播中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二)方法的科学性
相较于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科学性常常在科普讲解中被忽视,进而造成内容科学性的缺陷。1.要通过权威途径收集素材,获取资料。例如,科普讲解中经常会涉及“伯努利原理”,在解释该原理时许多科普辅导员会直接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但事实上,许多网站对该原理的解释过于简单甚至有误,难以用来解释相关现象,甚至会造成误导,因此科普辅导员在搜集各类科普素材时需要谨慎甄别、审阅,增强自身科学素养。2.要遵循科研规范开展试验。曾有媒体将茶水代替尿液送去医院化验后检出炎症,引发社会关注,但“茶水送检”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尿液检测仪不具备鉴定样本是否确实为尿液的程序,而是会根据茶水中的类似成分自动生成结果。这类缺乏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的试验,不但无法推动问题的解决,还会加深医患误解。同样,科普讲解工作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曾有科普辅导员为了对比不同种类消毒液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将各类消毒液分别与植物放入密闭空间进行观察,然而不同消毒液的稀释方法、适用环境都有很大差异,不考虑浓度、剂量、环境等情况直接试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准确且缺乏科学依据的。因此,科普辅导员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素材,获取资料,开展试验,从正规刊物、网站上查阅科学文献,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多方求证,尊重客观事实,加强自身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态度的客观性
在讲解过程中要保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对于一些学界、业界未普遍达成一致意见的选题,许多科普辅导员在讲解中会尽量避免,但实际上这类选题大多是当下比较前沿的内容,如果能秉持客观的态度从正向、反向角度双向诠释清楚,这类选题也会成为非常优秀的科普资源。但在科普过程中,科普辅导员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理解或喜好表达立场。例如,在2020年的一场科普讲解赛事中,有科普辅导员选择了关于“健康码”的选题,讲解了健康码的设计原理、运行方式以及数字化应用对生活的影响。尽管当时已有关于健康码“如何保护公民隐私”“赋码权限如何管理”的异议,但该辅导员更多地阐述了健康码的积极作用以及数字化应用美好的一面。今天再看这场讲解,当时的许多质疑都受到了公众的更多关注,数字化应用潜在的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而在讲解中,科普辅导员表达了过于积极的立场,缺失了科普工作应有的中立、思辨的态度。再如,在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赛事中,有的科普辅导员讲解了高延性混凝土在危房翻修方面的应用,但只讲解了其优势性能,并没有涉及该材料目前存在的局限性,收到了该领域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这类案例说明科普辅导员要在后续科普工作中不断反思、改进。
综上所述,科普讲解一定要基于扎实、系统的科学知识,用思辨的方式看待问题,用精准的方法获取资料,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体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提升传播效果:把握文本体量
好的科普讲解不是一味地密集输出,张弛有度的讲稿能够更有效地提升科普效果。把握文本体量主要包含用时、知识点占比、运用到的文字技巧等。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涉及的知识体量
知识体量包括为解释清楚科普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知识点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公众在被科普时需具有的知识储备。科普辅导员须依靠自己所具备的学科背景、知识积累确定选题,同时要针对讲解对象的职业特征、知识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等进行设计和取舍。一般来说,“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较为庞大的选题,由于融合了气候、地理、生物、工业、农业、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知识,涉及面广且关联千丝万缕,很容易成为空洞、杂乱而浅显的“知识乱炖”,因此宜细化体量。而类似“旋光异构体”“法拉第笼”等选题,有明确的学科领域,但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理化基础,因此在讲解中要注意多铺垫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加强应用层面的知识点科普,帮助公众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动植物方面的自然科普,如“金刚鹦鹉”“水生植物”等选题有趣且易理解,尤其受儿童的欢迎,这类选题知识体量虽然不大,但知识点细密,科普过程容易变成教科书、百科全书式的罗列陈述,因此需要把控知识的主次,突出重点。
(二)规定时长的内容体量
一堂完整的科普课程时间基本上在1小时以内,但科普讲解与科普课程还是有着较大区别。当前,我国已处于“加速社会”,根据抖音平台提供的数据,9成以上科普短视频时长在30秒以内,当然这类视频起到的科普效果也非常有限。2022年初,多家短视频平台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视频处于高速增长期,在知识类题材上具有明显优势。而目前针对科普辅导员的赛事、考察、宣讲等,讲解时间通常在4—6分钟之内,这与中视频的发布时长、传播模式是契合的,非常考验科普辅导员对内容体量和清晰表达的平衡。一般而言,讲解的语速大约是200字/分钟,最快不能超过280字/分钟,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演讲风格酌情加速或减速,整篇稿件也应根据时长控制在1000—1500字范围内,并以此进行内容体量的把控,分配主次占比。
(三)提升效果的修辞体量
科普讲解需要经过艺术加工,做到准确生动,清晰有趣。应用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帮助公众更直观、清晰地理解相关知识。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1.对比或类比,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对照、比较,突出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尺度、空间、距离、速度等抽象数字,讲解过程中一般会将其与某种具体事物或者行为进行对比、类比,使其具象化。如质子直径约为1.6—1.7×10−15m,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这个微观尺度是难以想象的。但换个角度,将原子类比成体育馆,而质子仅相当于豌豆大小,这样的类比与对比会让数据更加直观,更有冲击力。再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时需要在7分钟内将时速从2.1万千米/小时降为零,辅导员将此类比为7分钟内从杭州西湖到云南洱海的速度,更形象地诠释了着陆过程的凶险。2.拟人。热门科普动画《工作细胞》将人体内的细胞拟人化,帮助观众理解身体保持健康的机制。在科普讲解中,拟人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把科普的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性格、行为方式,可以让科普内容更具故事性、代入感,增加科普的感染力。如有的科普辅导员在科普雷击种类时,为感应雷、直击雷、球形雷设计了不同的“嫌疑人”形象,通过对不同“嫌疑人”特征的分析,锁定某次雷击的“真凶”,让知识输出变得更具戏剧张力。以第一人称“我”进行科普也是科普讲解中常用的拟人手法,这个“我”可以是生物、非生物,或是某类人群。如有的科普辅导员在讲解催化剂时,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催化剂的各类功能;有的辅导员在科普抑郁症时,以“我”的角度讲述病情,用“我”的听觉、视觉、行动、心理等去解释抑郁症背后的原因机制,这样的视角转换,能给公众带来一种独特的科普体验。当然,修辞的运用具有很大的主观发挥空间,因此在讲解中,科普讲解员要把握修辞内容的占比体量,适度的修辞可以锦上添花,过多的修辞则可能喧宾夺主,如通篇的比喻、类比,容易让讲稿形成过于“低幼”的走向,消解科普讲解应有的准确感和权威感,因此,在科普讲解中应注意在运用时控制修辞体量的篇幅,并注意修辞内容的客观性问题,使其服务于讲解效果,忠实于被解释对象,维护解释结果的客观性。
综上所述,把握科普文稿体量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根据受众、场景进行调整的过程。在传播方式“短、平、快”的当下,沉淀内容与精准强输出同样重要,完整而不冗长的篇幅、细化但不碎化的知识点、吸睛但不夸张的呈现方式,都能加强科普讲解的传播效果,使公众保持兴趣,持续地聆听与吸纳。
潜在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输出:把握文本逻辑与层次
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科普应不止于解释某项知识,而是要进一步引导公众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知识背后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
(一)清晰的逻辑大纲
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对于文章常有这样的评价——“逻辑性强、逻辑严密”或是“逻辑混乱、逻辑不清晰”,针对事物的描述,逻辑的好坏会给公众理解造成完全不同的影响。科普讲解文本的逻辑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辅导员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轨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给文本建立提纲,再在框架里加入内容,可以确保科普思路清晰,框架明确。常用的逻辑关系包括:1.时空关系。按照时间线建立某项编年史。如有的科普辅导员科普制冷剂的发展历程时,按照时间线的推移讲述制冷剂技术的改进。2.聚合关系。由多个不同部分聚合成事物整体,可以是从微观到宏观、部分到整体、局部到全局、元素到系统的聚合过程,也可以是反向的分解过程,适合工程、结构、系统方向的科普文本。如有的科普辅导员科普古代水车磨坊时,将水车的每个装置拆分,讲解其传动功能;再如科普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也会从局部工程技术的科普提炼上升到宏观高度。3.因果关系。“现象—原理(内因)—原因(外因)—解决方法”,这是科普讲解中会频繁出现的逻辑关系,如有的科普辅导员科普雷雨天气对飞机飞行的影响时,以雷雨导致大量航班延误为开头(现象),再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内因)以及雷击可能对飞机造成损伤(外因),进而呼吁乘客对飞机延误给予更多理解(解决方法)。另外,“假设关系”也可视作因果关系的特殊情形,例如,以假设的因果逻辑不成立进行证伪,常用于辟谣类、证伪类的科普讲解文本。当然,科普过程中用到的逻辑关系通常是多维、复合的,时空关系伴随着因果关系,聚合关系牵涉着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推进着递进关系等,应遵循这些关系描述事物的组成结构、发展过程,进而抓住事物的全貌及发展规律,在讲解中传递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螺旋上升的层次
我们常说,认知是螺旋上升的,且在上升的同时不断向外扩张。好的科普讲解文本也能把知识以这样的形式层层递进、逐渐泛化,以螺旋上升的形式,从一个知识点入手,从发展过程或组成结构的角度出发,从特殊到一般,从实例到概念,从具体到普遍,抓住事物的全貌及发展规律,探索其背后的结构、体系,发掘事物背后共性的规律与关系,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在其中注入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有的科普辅导员科普农业间作套种的技术时,其初稿的结尾鼓励大家在庭院种植时也做类似尝试,这个落点平实且有趣味性,但只有“术”的层面,缺乏了“道”,即体系层面的思考,而后的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该技术对现代生态农业的助推作用,提升了文本深度,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启发公众思考。
综上所述,好的科普是知识、方法、精神、思想之集成,注重讲解文本的层次与逻辑,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可以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对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实现科普工作成效和社会价值,意义重大。
在当下,科普辅导员、科技志愿者的数量日益庞大,科普讲解作为形式基础、普遍适用的传播方式,也在融合环境中不断探索创新。科普工作已从单纯的普及知识跃升到培养公众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理性的层面。而知识、价值、思考都是从“文本”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要坚持科学性,注重内容与切入角度的选取,关注结构,从“可讲”到“可衍生出”,让科普讲解助力价值引领,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都.从短视频到中视频传播的发展趋势探析[J].青年记者,2021(23):72-74.
[2]《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王大鹏.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N].科普时报,2022-07-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