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梳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2—2021年的相关文献,归纳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展望:加大研究投入,确保研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转换研究视角,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明确研究内容,助力培养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丰富研究方法,提高策略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因此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整合高校多方面的资源来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如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图书馆和各二级学院等[1]。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应责无旁贷地参与和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也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平台,梳理2002—2021年这20年间的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数据分析
(一)文献数量统计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文献均来自中国知网,且时间均截止到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图书馆”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中文文献50篇;若以“创业教育”和“图书馆”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则能检索到中文文献98篇,文献发表时间与数量分布见下图。两次检索所得到的文献数量相差近一倍,这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在2010年才首次正式出现于政府政策文件中,之前的相关政策文件一直使用“创业教育”一词,而政策文件中概念的调整也影响到学术界用词的选择。对上述98篇文献进一步检索发现,直到2012年相关文献标题中才出现“创新创业教育”一词,而2012年之前的文献标题均使用“创业教育”一词。另外,在中国知网以“创业教育”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中文文献31334篇,经简单计算可知,高校图书馆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仅占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总量的0.3%左右。总体上看,相对于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当前有关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有待增加。
图 2002—2021年文献时间分布情况
(二)文献时间分布
如上图所示,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肇始于2002年,文献数量分别于2003年、2011年和2015年形成3个小高峰,但于2018年达到峰值后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特征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比较吻合。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起步阶段(1997—2001年)、试点探索阶段(2002—2009年)和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至今)[2]。萌芽起步阶段起始于1997年清华大学在MBA项目中开设的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而教育部于1998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是我国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其第27条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在萌芽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文件的规范性不足、针对性与操作性不强,部分高校自发地进行了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学术界虽然发表了大量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出现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2002年4月,教育部选择了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自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试点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学术界对政府的创业教育政策作出积极回应,开始出现高校图书馆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并于2003年形成第一个小高峰,在2004—2006年转入低谷,但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自2007年开始,研究热度逐渐回升,文献数量也逐年增加。在全面推进阶段,政府先后出台多部重要文件全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数量遂在2011年形成第二个小高峰,而后进入下降通道;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又在2015年形成第三个小高峰,并于2018年达到峰值,但自2019年起又开始转入低谷。可见,学术界关于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在不同年份的波动性较大,易受政策文件的影响,研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
文献内容述评
(一)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
对于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辅机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仅承担服务职能。这一倾向从现有研究文献的标题或篇关摘的用词情况中可见一斑。在中国知网以“创业教育”“图书馆”和“服务”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文献55篇,若以“创业教育”“图书馆”为篇名,以“服务”为篇关摘进行精确检索,则能检索到文献71篇,分别占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总量98篇的56%和72%。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江云指出创业教育的推行使高校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服务中心走出来,站在教育的第一阵线,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并总结出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创业教育职能的一些措施[3]。虽然有学者早已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应承担服务职能,也应承担教育职能,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研究倾向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大多数学者依然狭隘地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默认”为教辅机构及其仅承担服务职能,不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不少研究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从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例如,程春兰认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体现在多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就是其中之一[4];吴珊认为高校图书馆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就业率的提高[5];强红芳、张长奇则进一步指出,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为其未来的创新创业指明方向[6]。不难看出,上述观点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表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工具性特征。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素养教育,而非创业培训班或创业速成班。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育人”,而非“谋财”。创新创业教育固然要实现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创业率,创造经济财富等目标,但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其最终要回归到人的发展[7]。对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对于高校图书馆应当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研究者从宏观层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与策略。例如,江新提出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着力打造信息服务品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助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主动强化多元要素供给等措施来优化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8]。另有学者从微观视角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某个具体方面或环节的策略展开研究。如秦为东着重从准确定位、整合资源、优质服务、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策略[9]。少数研究者以其所在高校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策略。例如,游湄分享了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的做法和经验[10]。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和策略的研究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则“理论观点趋同、创新性较少”[11]。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现有文献在研究方法上以理论分析为主,与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缺少针对性。
研究展望
(一)加大研究投入,确保研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学术界对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不够、研究投入不足,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偏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少,因而不能有效指导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历年关于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虽然在总体上稳中有升,但中间几经起起落落,发文数量受政府相关政策出台的影响比较大,有蹭政策热点之嫌。此外,统计发现,前述98篇文献的第一作者中仅有极少数作者发表了3篇相关论文,其他作者均发文1—2篇,这表明学术界也缺少持续性专注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学者,其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自然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研究者要加大对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保证研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转换研究视角,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之所以“理所当然”地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定位于服务功能,可能与高校对图书馆的定位以及高校图书馆对自身的定位有关。很多高校在其机构设置中将图书馆列为教辅机构而非教学机构,图书馆往往也将自身定位于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教辅机构。这种非此即彼的定位有失偏颇,高校图书馆不仅承担服务职能,同时也承担教育职能。教育部于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3条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尤其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使图书馆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从“教辅”走向“中心”,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12]。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主动请缨,积极参与、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学术界也要转换研究视角,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教育职能这一命题展开深入研究。
(三)明确研究内容,助力培养创新创业核心素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而非创办企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才可能创新创业,甚至获得成功。只要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成功的,即使学生没有创办企业。当然,创新创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某些必备的、关键的能力可称为创新创业核心素养。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欧盟明确将创业素养列为欧洲公民必须具备的八大素养之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展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应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遗憾的是,前述框架并没有提及创新创业素养。因此,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这些问题应成为学者们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丰富研究方法,提高策略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学者们往往从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和资源出发去寻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和策略,而很少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及在开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有研究运用这种纯思辨的方法所提出的策略往往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并不能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因此,学者们在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应将理论分析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提高策略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例如,通过实地调查法了解学生、教师、学校以及图书馆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再如,可运用案例研究法介绍和分享所在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采取的一些创新性的典型做法,以供其他图书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钱秀芳,赵小荣.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2):39-43.
[2]何庆江,雷祺,吴学兰.基于政策梳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03):133-138.
[3]江云.基于创业教育视野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研究[J].艺术科技,2012,25(03):146-147.
[4]程春兰.面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6(05):101-104.
[5]吴珊.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J].大学教育,2020(11):178-180.
[6]强红芳,张长奇.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12):72-73.
[7]徐小洲,倪好,吴静超.创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7(04):92-97.
[8]江新.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及优化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04):92-97.
[9]秦为东.面向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功能定位与建设[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03):36-39.
[10]游湄.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8(01):51-54+61.
[11]刘建巍,毕玉侠.高校图书馆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1):35-37.
[12]吕阳.图书馆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基于大数据时代全球教育变革特征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07):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