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宣传方针和政策的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革命时期提升影响力的一项壮。根据载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可移动的红色标语、可移动的红色标语两种类型。不可移动的红色标语,多刷写在革命老区的古街、革命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墙面上;可移动的红色标语指收藏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社会服务机构里具备收藏、保护、展示功能的红色标语类文物,其中多数为纸质。
江西省现有红色标语10784条[1],大多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辑、宣传的,也有少量红色标语属于大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其中,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了纸质红色标语类文物200余件,包括红色标语163条,还有印有标语范本的传单和小册子,其内容不仅涉及推翻帝国主义、宣传工农民主专政、拥护苏维埃政权等,还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敌统战、策反白军等。根据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红色标语的基本情况,现就馆藏纸质红色标语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探讨。
纸质红色标语的保护和修复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我国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博物馆在保管纸质红色标语时,应在遵循此方针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省红色标语保护利用工作规范(试行)》相关条目,以预防性保护为主,抢救性修复为辅。
(一)保存现状和日常保护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纸质红色标语多是1927—1933年前后印制的。与其他有机质馆藏文物如书画、服饰等相比,大多数红色标语纸张完整、颜色鲜艳、字迹清晰,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但是由于保存环境长期封闭,有少部分红色标语的保存现状并不乐观,温度、湿度、光线、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导致纸张不同程度地老化。
纸张的老化不可避免,因为纸质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有机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会慢慢地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导致纤维断裂、脆化。如崇安县(现武夷山市)印发的“失业救济,社会保险”标语已经明显老化,纸张断裂成两截,“救”“保”“险”字样局部残缺,亟须修复。
温度、湿度的不稳定会导致纸张损坏。纸质文物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严格,一般要求恒温恒湿。早期文物储存环境尚未智能化,保存文物的场所温度、湿度波动幅度较大,纸张内部纤维容易被破坏,出现发黄、变脆等问题。
纸质标语在保存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空气。纸张长期吸附粉尘,会使文字清晰度降低,而附着在纸张上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加速繁殖,使纸张受到霉害、虫害等,影响文物的保存。
日常保护纸质红色标语时,需要在现有条件下保持温度、湿度的稳定性,保持收藏、展示环境洁净,将整体环境参数控制在有利于纸质文物保存的范围内,避免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纸质老化情况的发生。还要有规律地对文物进行防霉和消杀处理,抑制虫害蔓延和霉菌滋生。在整理、提取、展示的时候,保证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对文物造成人为污染或损害。
(二)修复性保护建议
为了保护和再现纸质红色标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综合技术,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注重可逆性、可分辨性以及可再处理性。
认真找差距,精益求精
在持有正确的文物修复理论的前提下,无论是应用现代工艺还是传统修复技艺,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文物,而非单纯修复。传统手工艺修复以真实反映原文物的全部信息为宗旨,尽可能体现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面对现代化设备和工艺,应该认真寻找差距,研发优选材料,探讨其中的优劣,找到适合修复文物的技术。
文物修复同样要不断追求技艺的精湛,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提到,“百工者,以致用为本”[2],文物修复的致用之本就是科学再现文物信息,延长文物寿命。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在遵循科学理论的前提下,做好修复前的防护工作,避免篡改历史信息。
保护为主,谨慎修复
对纸质红色标语的修复应按照国家馆藏纸质文物的修复标准,秉持谨慎的态度,避免不适当修复对文物造成破坏,尽可能通过日常保护改善纸质红色标语,减少人为干预。
“故虽有补天之神,必先炼五色之石。绢须丝缕相对,纸必补处莫分。”[3]用来补缀标语的纸张必须与原作的纸张用料相同,对补缀材料的质地、色泽等方面进行特殊处理。补缀材料的颜色如果与原纸张颜色不同,就需要调配颜色进行染制;补缀材料的光度如果不足,则需要对纸张矾染,直到可以使用为止[4]。
遇到残损严重的文物,秉持最小干预原则,修复前必须详细查阅资料,对标语原本的内容进行调研和取证,制订科学修复计划。若纸张局部破碎或有残缺,残破的边际遇水可能会像纸浆一样,操作难度较大,修复时要十分注意。部分纸张上有特殊颜色的污渍,如崇安县(现武夷山市)印发的“实行统一累进税”,右下侧有一圆形斑点,影响美观,去除时也需要谨慎制定修复方案。
对于文字、漫画脱色或缺失的情况,避免使用新色,尽可能使用原色,使新、旧颜色融为一体。修复时,如果文物纸张薄脆或者局部已经受潮、糟朽,则需要专业修复人员进行修复,避免人为损毁。
馆藏红色标语的展示与利用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红色标语,保存了大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的历史信息,特征鲜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在教育教学以及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该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展现革命先辈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范。
张忠培在《中国大遗址保护的问题》中提到:“文物利用大致可分为专业学术研究者之利用和非专业人士观赏以陶冶心境、丰富文化涵养和提高素质之利用。”[5]所谓专业的利用,大致是指为专业学术研究者深入研究党史提供资料;所谓非专业人士利用,则主要指为非专业人士普及知识等。此处对馆藏红色标语的利用,主要针对非专业人士,是面向大众的,可以从革命历史专题展览、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指导主流艺术创作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革命历史专题展览
博物馆是集研究、收藏、保护、阐释以及展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功能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展览,可以有效发挥出红色标语蕴含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
部分红色标语的内容对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佐证意义,与共产党领导和组织的重要活动有关联,在筹办红色主题展览时,可以将它们与重要革命历史事件相结合。在专题展览中合理利用红色标语可以提升展览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譬如江西省博物馆常设展览《红色摇篮》,在展示1927年江西省农民协会发展高潮阶段的具体情况和主要革命政策时,可以将江西第一次全省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印发的“江西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万岁”“要求组织农民自卫军”(如图1)等标语列入展品清单。如果展示1934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情况,那么“欢迎白区工农兵群众的革命团体派代表来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工人、贫农、中农、独立劳动者、城市贫农都有苏维埃的选举权”等标语则是重要补充资料。
图1 1927年江西省第一次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印发的“要求组织农民自卫军”标语
(江西省博物馆藏)
同样,可以举办红色标语专题展,近几年的专题展览有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红色记忆——红军标语图片展”,赣州市博物馆“无声的号角——中央苏区红色标语陈列展”[6]等,集中展示江西红色标语的风貌。利用这部分资料,必须充分了解并研究历史,保证革命史实准确无误,切不可张冠李戴。要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布展,由专业人员全程参与,规范布展流程。当文物保存状态不佳时,应及时修复文物或者选用复制品进行展示,避免出现破坏的现象。
(二)红色文化主题教育
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展示和展览是非常好的历史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宣传红色资源,普及革命历史知识,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意识。选用红色标语时,不仅要充分发挥出它们见证历史的作用,还要突出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首先,博物馆具有多样性、可及性,应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和知识共享的社会功能。博物馆收藏有大量革命文物,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研学旅行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展览不仅可以深度融合红色资源,利用红色标语类文物,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部分标语内容具有典型性、开创性意义。通过举办红色标语课堂,把对红色标语的利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更广泛地传播红色标语蕴含的文化精髓。
其次,要多渠道发挥红色标语的教育价值,对重要的红色标语及相关历史进行研究,深度阐释红色标语的内涵,推出多层次、多形式的巡展和社会教育活动,编辑红色标语图录、红军漫画集以及红色标语研究图书等,出版红色标语图录、专著等。
(三)指导主流艺术创作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红色标语以纸张为载体,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书写格式有横书、竖书、斜书等,字体有黑体、楷体、隶书等,字迹颜色有红、黑、绿、蓝、紫等,部分标语采用了双色套印的方式。还有许多字配画、字组画、漫画、画报形式的标语,用夸张的图画和讽刺的手法配合标语内容,以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毛泽东在代表井冈山前委给中央写报告时便提到:“文字宣传,如标语等……唯缺绘图的技术人才,请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来。”[7]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印发的“增加雇农工资,减少雇农工作时间”标语(如图2),系上黑下绿双色套印,标语底部的漫画是一位高举镰刀、锄头,抬头呐喊的农民,形式与内容相呼应。
图2 1927年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印发的“增加雇农工资,减少雇农工作时间”标语
(江西省博物馆藏)
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具备简洁朴素、易于理解等重要特征,不仅具有年代韵味,也涵盖了当今艺术设计所需要的视觉审美元素,对主流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在当下艺术设计中,粗犷、严肃的字体,漫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作为红色主题艺术创意的重要元素。其次,红色标语通俗、简洁的艺术风格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比如在设计、制作生活周边产品时,融入红色标语的字体和配色方式,可以使老标语字体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红色标语是革命先辈对革命理想不懈追求的历史见证,标语内容的制定在每一时期都结合了当时、当地革命斗争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红色标语,多由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二次全苏大会准备委员会印发,是革命文化遗产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修复这些红色标语时,要根据纸张保存的具体情况谨慎设计方案,分清利害关系,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同时,做好对红色标语的展示和利用工作,采用多种途径,使其融入革命历史的展示展览以及红色文化的主题教育中。并且要继续推进对红色标语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传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6][7]江西省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探索与实践(江西省红色标语保护利用)[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
[2]王符.百子全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周嘉胄,尚连霞.装潢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