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新兴科技,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的传输途径将编辑好的三维数据展现在观众面前。博物馆是存储自然、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发挥着征集、典藏、陈列的作用。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且公开,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学习、娱乐、教育资源的机构。但传统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随着5G技术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博物馆的管理和展陈思路开始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在博物馆的展陈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受众和博物馆展示内容之间的互动,既丰富了展陈手段,又大幅增强了博物馆展陈的艺术表达效果。
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中,虚拟现实技术以独特的优势备受人们青睐,并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博物馆展陈中应用虚拟技术,使得博物馆传统的服务及展示方式逐渐向现代化、信息化模式转变。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博物馆要想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吸引更多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就必须突破传统陈旧的管理和展陈模式。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博物馆的展陈等领域中,可以大幅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效率和应用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依托计算机系统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用户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方式实时模拟或实时交互,并将用户对模拟环境的感受和反应带入虚拟世界或环境中,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计算机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显示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进入虚拟环境,并操纵系统中的对象与之进行交互。因此,虚拟现实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独特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博物馆展览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 虚拟现实三维空间环境(图片来源于网络)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作用
博物馆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用科学和技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高度复原,以更好地记录和传承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价值。
(一)提高效率和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实物展示的限制,将文物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影像,例如平面动画、三维动画等,让文物更加翔实生动,使文物信息传播突破时空的限制,让观众实现零距离的观摩与研究。这既激发了用户的兴趣,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也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二)有利于文物展品的安全使用
充分运用细致拟真的虚拟技术建立文物的全面数据信息,既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珍贵文物,又避免了实体文物过多曝光,延长了文物的寿命。在展出过程中,应定期对文物进行健康状况巡查。此外,还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预先展现文物修复后的影像,从而对修复的技术手段和可行性进行检验,并结合视图计算机技术考察修复过程的技术细节以及修复后文物的耐久性,从而为展陈的展品应用提供更多选择。
(三)打破展陈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博物馆展陈大多数还沿用“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陈列展览手段,难以全面诠释陈列展品的内涵,也无法更好地吸引更多的观众。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文物资源进行统一分类与整合,更加全面、逼真、生动地展示文物,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共享,充分展现了文物的价值。
博物馆展陈中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文物保护需求的技术应用
在展陈中,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博物馆的文物展品均陈列在展柜中,可视范围有限,观众无法欣赏文物展品的细节,这种“距离感”使观众的观赏体验大打折扣。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该难题迎刃而解。将文物的信息利用计算机数据化进行展示,或连接数字感应终端,对文物的重量、形态等外部特征进行仿真模拟,让观众操作感应终端,实现旋转、放大或缩小虚拟文物等操作。这样的交互式参观模式既保护了文物,又让观众获得了更加真实的体验,是传统的展陈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古建筑保护与展示的应用
古建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不可移动文物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很多展区只让观众止步于围栏外或隔着玻璃进行参观,但受距离的限制,古建筑室内结构与陈列物品难以被清晰展现,使得参观效果大打折扣。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古建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向观众展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园区内的灵应祠三门屋顶上,被誉为“花脊之王”的陶塑瓦脊,由于处于古建的顶部,加之所塑的人物数量形象众多,观众只能通过肉眼粗略感受它的轮廓。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数字祖庙”,可以让观众欣赏形象的细节,最大化展示了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展示文化内涵的应用
逻辑学上将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称为内涵。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文物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进程,文物古迹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展示文物的文化内涵,可以加深人们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认识。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示文物古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生动形象地传达给观众。具体来说,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文物文化内涵具体化、形象化,再配合解说、动画等后期效果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可持续展示的应用
展览项目的推广展示形式与受众数量情况是展陈项目价值的最客观体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展陈项目进行还原搭建,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结合原有场景空间,充分还原实景展览,拓宽推广渠道,丰富宣传手段,既可以满足观众在现场观展的需求,也解决了部分观众因地域等原因无法到现场观展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对展陈项目进行“存储分类”,为开展数字专题展览及搭建数字展览平台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展览项目的可持续应用,最大限度延长展览的推广时效,从而实现展览的最大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艺术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受众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中获得实时反馈的自然程度。在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主动改变感受的内容,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之一。具体来说,虚拟现实技术能营造智能化和实用型虚拟现实的应用环境,用户戴上头显设备,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感受三维空间,达到交互的最佳境地。虚拟偶像的兴起,让用户有了更多的虚拟体验。目前,很多演唱会、直播、短视频等已经开始应用虚拟偶像。
(二)跨越时空的场景化特征
非物质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属性,这种技术只存在于云端,不存在于物理层面和客观现实层面,而是以一种电子影像的形式存在于虚拟网络平台中。这类电子影像源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也可以说其是以真实空间为基础营造的想象世界。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的仿真虚拟环境,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人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根据需求操控虚拟世界。由此,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新世界”,实际就是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空间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现实世界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可以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三)情感和多感知性载体特征
多感知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又一属性。因此,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方向应该包括人的五官,这也是让观众产生信赖的重要手段,让观众沉浸在虚拟环境中。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到文化旅游方面,大力推动了游戏、虚拟互动电影等文娱领域的发展。应用于博物馆的以VR为主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在视觉层面让观众产生沉浸感,而多感官的沉浸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参与与探索的积极性。所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博物馆建设中是未来博物馆开发应用的热门课题。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以观众的情感体验为主,虚拟情境的构建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应创新关于文物的背景故事,以吸引更多观众。另外,与传统博物馆相比,虚拟现实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数字文物展览和服务,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以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艺术表达手段
(一)整体之美的表现
从艺术欣赏的层面分析,博物馆的展陈所构架的数字艺术体系,更好地拓展了观众的视野,表现了整体之美。也就是说,在展陈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三维空间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搭建博物馆展陈的空间,可以大大地扩展博物馆的延伸空间,最大限度地拓展博物馆的功能,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层次、多方位需求。博物馆展品营造的整体氛围,不仅对观众理解展品的内涵有深刻影响,还会影响展陈的整体审美表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展品,充分发挥展品的审美艺术价值。
(二)艺术创意思维的表现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文物的文化内涵是通过复刻客观现实实现的,其通过依靠文物的真实性来增强展品的艺术性。事实上,与客观现实相比,虚拟现实中文物的艺术效果更加明显。不能将虚拟现实的虚拟性简单理解为复刻现实,其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超越,营造了客观现实所不具备的环境,是对观众认知的深度拓展。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人们在生产中不断创造新的意识,促使新的事物和体验诞生。这也正是虚拟现实技术动态的表现力,即在发展过程中改变静态及二维的表现模式,构建多维形式的表现体系。在博物馆的整体艺术表现中,艺术创意思维是重要特征之一。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要革新原有的展陈模式,更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三)艺术传播价值的表现
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博物馆是文化记忆的重要保存机构,承担着保存活态文化的重要任务。博物馆展陈的使命不仅是展示文物及相关的制作工艺,还有对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体现,加深观众对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增强其文化自信。
5G技术的逐渐成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其优势更加明显。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文物的展陈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历史文物的审美价值。传统的以物为主的静态展览模式被数字化展览模式所替代,其以观众的体验为主,提高了文物保护水平,提升了文化传播效能。另外,博物馆文物资源丰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展示文物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带来了契机,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赋予了公共文化空间全新的吸引力。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在进行展陈设计时,必须遵循真实性、客观规律和审美性等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倪立,宋军,林灿.浅谈虚拟现实(VR)技术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01):93-94.
[2]谢竹青.博物馆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多维度表现例举[J].文存阅刊,2020(14):49.
[3]卢翠玲.现代VR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J].文化月刊,2020(11):138-139.
[4]杨拓.新技术视角下博物馆发展实践与趋势[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11):146-152.
[5]方丽瑜.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故宫虚拟现实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为例[C]//北京数字科普协会.融合·创新·发展——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3:45-49.
[6]曾义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C]//中国体视学学会.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00:23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