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开展馆校合作的背景下,以分析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校园智慧馆服务项目为出发点,就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馆校合作服务的策略及思考,为高质量、定制化的馆校合作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以此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服务效益。
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广大未成年人为对象的重要社会教育机构,是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由此可见,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学校都具有“育人”的共性。因此,围绕“教书育人,文化育人”共同愿景,开展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之间的馆校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指出:“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第八点指出:“中小学图书馆与本地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少年儿童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要积极开展合作,推进资源共享,探索实现通借通还。”《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第四十九条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组建图书馆联盟或者其他方式,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少年儿童图书馆应当推进与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合作,通过流动站、流动车等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服务。”上述法规纲领文件的出台,为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指明了方向,畅通了渠道。在此背景下,少年儿童图书馆应着力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实现共商、共建、共联、共享的多元融合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服务体系。馆校合作将迎来新机遇和新发展,这也是推动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现状
广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21年末,广州共有1800多万常住人口。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发布的2021年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结果,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799所,在校生274.26万人,专任教师17.56万人。由此可见,以未成年人为服务主体,以未成年人家庭为服务延伸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群体具有范围广、体量大的特点。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少图”)自1996年建馆以来,以配置文献资源的方式,通过分馆、服务点、流通点、流动车等形式服务于市内中小学校。自2013年12月起,广少图率先与市内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智慧图书馆(以下简称“校园馆”)合作共建项目。校园馆项目区别于原有“为学校补充馆藏”的合作模式,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智慧图书馆为建设要义,以智能设备为技术手段,以公共图书馆系统为服务平台,以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为服务手段,面向师生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及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及各校校园馆之间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共建共融的一体化项目。校园馆的实体由原学校图书馆改建或新建玻璃书屋等。截至2021年12月,广少图在全市22所中小学校建有校园馆。
(一)共建模式
校园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合作模式。一是“政企馆校”四方合作模式。该模式缘起于2013年12月,是由市教育装备中心提供经费面向社会采购项目服务供应商,由学校提供合适的场地用于新建玻璃书屋,由广少图提供服务系统及馆藏资源,再由服务供应商提供图书物流及设备设施维护共同组成的模式。2013年以来,市属8所学校率先建成校园馆。二是“校馆企”三方合作模式。自2016年起,随着首批校园馆效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希望复制市属学校的成功经验建设校园馆,由此形成了由学校投入经费,由广少图提供服务系统及馆藏资源,由学校采购的服务供应商提供图书物流及设备设施维护的三方合作模式,先后建成18所校园馆。
(二)服务效益
校园馆具有初期投入成本低、系统直连、场室灵活、自助服务、图书更新快的特点。其一,由学校投入经费建设校园馆,可在架空层开辟区域新建玻璃书屋,也可将学校原有图书馆划分部分区域作为校园馆舍。其二,学校根据自身经费情况采购自助借还设备免费接入广少图系统管理平台,不需另购系统,节省成本。其三,校园馆馆藏量不大,但可以采用等量置换的形式更新图书,确保馆藏数量相对恒定且不断有新书补充。校园馆由广少图提供馆藏支持,为学校节省购书经费。以2017年为例,项目内的26所校园馆全年外借图书13万册,除去寒暑假的影响,每校每月平均外借图书约555册。其中,番禺区大石小学当年外借14930册,按该馆3000册的馆藏量计算,该馆文献利用率达497%,效益显著。
近年来,校园馆项目受办学理念、经费投入、场室用途改变等因素影响,历经了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以2021年为例,校园馆每校每月平均外借图书约61册,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部分学校也退出校园馆项目,结束了与广少图的合作。
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馆对于馆校而言是共同推广阅读的关系,对于校企而言则是供给关系。随着项目的开展,特别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冲击下,校园馆的建设、服务、运营等问题突显。
(一)馆校合作理念存在分歧
校园馆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它本质是为师生提供阅读的场所。但部分校领导、师生不了解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均等化的性质,认为应由广少图主要负责建设校园馆,这种理解导致推诿塞责问题的产生。
部分学校建设校园馆的初衷是看中广少图的图书资源,认为有广少图图书资源的协助就能减少自身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且满足教育部门的评估需求,这种理解导致“以建代管”问题产生。
(二)学校对校园馆项目持续投入经费存在问题
对于经费充裕的学校而言,校内均配有规模成熟的图书馆。采用玻璃书屋建设的校园馆无异于锦上添花。因此近年来,部分学校撤销校园馆而改为咖啡室、展室、创客空间等。对于经费拮据的学校而言,受办学经费的限制,难以维持对校园馆的投入,当遇到设施损坏、设备老化等问题时,容易直接关停校园馆,造成服务中断,导致读者美誉度直线下降。
(三)馆藏管理及馆藏更新存在问题
在馆藏管理方面,校园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读者可将图书归还至任一校园馆,但这种看似便捷的服务却增加了学校馆藏的管理压力。如部分家长托孩子把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归还至小学校园馆,由此引起因图书自由流通带来的馆藏不适的问题。
在馆藏配置方面,学生喜欢看的青春文学、漫画类图书被教师禁止,并由此引发对馆藏的投诉。为此,广少图只能遵循学校意见,调整馆配图书种类,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校园馆的喜爱度。
在馆藏更新方面,项目之初采取由校到校的更新办法,由服务供应商负责图书上下架及物流,但服务商重效率、轻质量的调配方式使得馆藏复本数多、馆藏质量下降。后来,改为由校到馆再到校的馆藏调配方式,服务商把下架图书回流广少图,广少图对调配图书进行再次把关,确保图书的复本量与适用性后再配置到校,但受制于人力、馆藏等因素,校园馆图书更新的频次降低,影响了读者的期待值。
(四)系统对接、硬件可靠性存在问题
校园馆依赖互联网访问系统平台才能实现实时服务,但互联网易受网络限制、宽带故障等影响导致数据失联或丢包。再者,校园馆设备的正常运作也依赖于服务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如不能及时排障会导致其无法服务。另外,采用玻璃书屋的校园馆虽有门禁系统,但在设备故障或人为无视报警的情况下门禁会如同虚设,据学校反映,偶尔会出现读者未办借书手续就将书带走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学校管理图书资产的压力,也形成“德育黑点、槽点”。
(五)管理上存在问题
在借阅规定方面,部分学校规定校园馆的图书仅限校内阅览,不能带离学校;部分学校限制学生借阅数量;部分学校仅提供阅览而不提供外借,这些规定都导致学生对校园馆的借阅需求下降。
在管理人员方面,部分学校由学科老师兼管校园馆,只有老师课余时间才开放校园馆;部分校园馆以学生自助服务取代管理,这两种情况都缺乏校园馆专职管理人员,导致了校园馆开放时间不定、场室环境差等问题。就26所校园馆的情况而言,有专人管理的校园馆能及时与服务供应商、广少图沟通对接,能确保校园馆的顺利运营,其服务效益也比无专人管理的校园馆好。
在阅读推广方面,部分学校对校园馆的理解仍停留在藏书、图书借还等服务上,未利用好校园馆这个空间创新开展读者服务、阅读推广等,自主能动性不足。
在其他方面,部分学校擅自改变校园馆功能或调整馆藏,如将校园馆设为隔离室;随意处置广少图馆藏资源,将图书调至班级阅读角或封存不用。部分学校不重视校园馆硬件维护,导致场室漏水,图书受潮或因太阳直照以致图书掉色等。
综上,校园智慧图书馆项目近些年暴露出不少问题,各种问题的交织导致学校的管理难度增加、读者的体验感下降、办馆服务口碑变差,馆校合作难以为继。
馆校合作背景下校园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策略
在互联网、物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馆校合作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多赢的合作,少年儿童图书馆可以借助校园培育更多的读者群体,让他们了解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学校能通过校园馆的建设营造更好的书香校园氛围,达到以文促教。因此,鉴于目前校园馆项目的各种问题,馆校均有必要予以正视,想方设法、多管齐下地提升馆校合作水平。
(一)以顶层设计为桥,畅通校园馆建设发展路径
为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书香校园,建设“阅读之城”,文化与教育两个职能部门应强强联手,从政策层面出台有关馆校合作的政策指引,设立馆校合作项目专项经费,从而提高学校参与馆校合作的积极性与可持续性。公共图书馆做好宣传与推广,面向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公关工作,务求让学校领导重视,从而在经费、人力、场室、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形成长期稳定的馆校合作机制,共同推广阅读的共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重点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校园馆,形成良好口碑。
(二)以馆校合作为契机,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各校对校园馆的投入程度不一,运营得好的有不错的服务效益;运维较差的则处于停滞状态。为此,广少图需进行一校一策的定制化策略选择。若学校支持程度高,后续可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技术应用、服务创新、阅读活动、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更多支持,打造品牌馆舍。如果学校支持程度一般,则宜维持目前的服务形态,同时将更多的服务创新、阅读活动推荐给学校,以期通过不断公关宣传,让学校了解馆校合作的益处。如学校支持程度较差,则采取逐步退出服务的策略,收回图书,将有限的文献资源投入其他地方。再者,可面向各个校园馆开展绩效管理,从管理、服务、效能、读者满意度等维度来综合考核学校对校园馆的建设情况,并根据排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倾斜。
(三)优化馆藏资源配置,实现馆校差异化采购、一体化服务
图书的更新频次是影响校园馆借阅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探索通过馆配与校提的方式增加图书更新频次,如,可采用由图书馆直接配送到校或学校约车派员到馆取书的方式。再者,广少图点对点“输血式”的供书形式已不足以支撑多所学校大量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此,广少图应根据学校的购书经费差异施策,对购书经费充足的学校,采用学校购书为主,广少图供书为辅的互补模式,即学校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采购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广少图从借阅量的角度配置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对于购书经费不足的学校,广少图可配置各种大类图书,以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对属于学校固定财产的图书按公共图书馆标准进行入库,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编目、一体流通,不仅能纾解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困难,也能提升可流通的图书量。
(四)以技术为媒,提升校园馆口碑与体验感
基于自助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的物联、互联环境,馆校合作的可能性无限扩大。今后,可打造适合不同学校需求的定制化服务系统,一方面降低学校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也便于广少图了解师生需求。简易化的操作平台也利于广少图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队伍,培训一批专业专职或高效兼职的图书管理员。在图书管理员的带领下,形成各学校的校园馆服务队伍,共同维护校园馆的运行。
(五)拓宽馆校合作渠道,共筑书香校园
除常规纸质馆藏资源合作外,馆校合作环境下的校园馆建设可向多元化拓展。如,开展数字资源合作推广,师生在校即可访问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开展“馆校+社区”的合作模式,鼓励学校校园馆面向社区开放;开展各类馆校阅读推广活动,提高馆校合作的知名度;开展学校荐书项目,由学生提供书单,图书馆根据情况采购以满足需求;引入预约图书、图书漂流服务,满足学生需求;重点面向城郊区域学校、民办学校建设校园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EB/OL].(2010-12-14)[2022-06-07].http://www.gov.cn/zwgk/2010-12/14/content_1765361.htm.
[2]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5)[2022-06-07].http://www.gov.cn/xinwen/2017-11/05/content_5237326.htm.
[3]教育部 文化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EB/OL].(2015-05-20)[2022-06-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1505/t20150520_189496.html.
[4]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EB/OL].(2022-02-24)[2022-06-07].http://www.gd.gov.cn/zwgk/wjk/zcfgk/content/post_2531782.html.
[5]广州市教育局.2021年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6-17)[2022-07-30].http://jyj.gz.gov.cn/gk/zfxxgkml/qt/tjsj/content/post_8343408.html.
[6]柯欢玲.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探索——“广州模式”之文化教育跨界合作[J].图书馆学刊,2016,38(05):1-5.
[7]张明珠.浅谈少年儿童图书馆+学校的服务模式——以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1):137-138.
[8]肖玲玲.馆校合作模式下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9):2-3.